首页 > 兜底动态 >

高润祥:弘扬“三线建设精神”做好兜底儿网各项工作

2014-06-28 21:07:43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展大唐盛世  画美丽河山——刘坚、子柔李刚国画联展》在六盘水市美术馆展览期间,兜底儿网组织嘉宾参观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参观的嘉宾中,大多人都经历过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参观中嘉宾显得格外兴奋,兜底儿网艺术总监告诉大家,要用三线建设精神去做好兜底儿网各项工作,积极做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工作。
       三线建设,对于80后、90后来说显得陌生,据了解,自1964年始,中国实施了一次由东向西的重大经济战略转移,在中西部地区1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一场以战备为目标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当时,毛泽东从战略上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地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而中西部地区处于所划分的三线地域,因此,此次大规划建设史称“三线建设”。在历时17年建设中,数百万建设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将中西部地区初步建成了中国的战略后方基地,同时,“三线建设”也成为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产生的新兴城市。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南三线建设的中心地域,六盘水不仅孕育了艰苦创业、敢打敢拼、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建设精神,也留下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六盘水因“三线建设”工业基础雄厚,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省辖市,下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四个县级行政区。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建设在六盘水市钟山区。是国内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分有室内场馆和室外文化广场两个区域,文化广场包括了当年彭德怀指挥三线建设的办公遗址、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陆家大院以及育才壁、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文物;馆内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历史文献、图片等,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
        兜底儿网艺术总监高润祥与前来参加画展活动的嘉宾一起参观完三线建设博物馆后,与嘉宾交流时说:“我们一定要传承弘扬‘艰苦创业、敢打敢拼、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建设精神,像当年参加三线建设那样,全心全力去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把兜底儿网各项工作推向新台阶。”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