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兜底动态 >

第三届东夷文化论坛举行 骨刻文破译再次得到肯定

2015-11-30 11:54:07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兜底儿网11月30日讯:  2015山东社科论坛——第三届东夷文化论坛于2015年11月28日在山东社会科学院举行。论坛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省旅游局主办,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中国东夷文化研究会承办。兜底儿网签约艺术家、东夷文化学者丁再献先生的《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及骨刻文破译成果,再次得到论坛及领导和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和称赞,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发现被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本届论坛主要议题为:推进东夷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及开发利用。有关文化旅游业界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论坛,并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论坛山东社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东夷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王志东主持,山东省旅游局副巡视员王春生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王志东研究员介绍,东夷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具有中华文明源头地位,而东夷民族创造的最具代表性、最原始的骨刻文字,是东夷5000年前后就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依据。丁再献先生历时8年完成90多万字的《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一书就是全面论证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源头的专著。丁再献和他家兄丁再斌在刘凤君教授骨刻文发现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破译和解读,到目前为止,丁氏兄弟破译的“骨刻文”总数已达到400字之多。这一成果不仅得到了众多业界专家的肯定,还得到了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2014年12日17日,郭树清省长听取山东省旅游局工作汇报后指出:山东不仅有齐文化、鲁文化,还有东夷文化。据专家学者论证,具有源头地位的东夷文化发源于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山东人已经创造出石器和骨制工具及最原始的骨刻文字,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对此,省旅游部门应当率先进行研发和利用,尽快建设一批东夷文化旅游项目。为落实省长讲话精神,省旅游局主要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多次到日照等地进行东夷文化旅游开发调研工作。由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的中国第一个东夷文化博物馆,今天上午举行开馆启用仪式。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做好东夷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东夷文化代表性的遗迹遗址建成旅游景点。制作销售能反映和代表东夷文化标志的产品,比如东夷骨刻文字、黑陶工艺品、铜器等可参与性的项目,供大众游览、学习。

     丁再献对骨刻文的破译及骨刻文书法艺术的研究,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兜底儿网为其开办了专题栏目。根据书画鉴赏家高润祥的建议,由丁再献以骨刻文题联配以子柔李刚的《唐人马球图》系列国画,作品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同是对中华古文明的发掘、传承和再创,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得到书画收藏爱好者的珍爱和追捧。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