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300 北魏《司马元兴墓志》
此志刻工精良,点画方峻劲健中富于弹性。隶书向楷书的演进转换,是笔意完备的楷书点画与成熟的楷书结体同步进行的。这件墓志书法中,我们能找到具有唐代楷书成熟时期特征的点昼与结体。在其中,我们甚至能找到大小欧阳及颜真卿《多宝塔碑》的影子。这充分说明,书体的演变,并非短时间的结果。这些拓片为我们保留下来这样的一些珍贵信息,让我们能获得楷书学习的更多角度。
司马元兴(?-493年8月1日),名绍,字元兴,以字行,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裔,东晋右卫将军、散骑常侍、中护军、使持节、侍中、太尉公、河间武王司马钦的玄孙,东晋侍中、左卫将军、河间景王司马昙之的曾孙,北魏安远将军、丹阳简侯司马叔璠的孙子,北魏宁朔将军、骠骑府从事中郎、镇西将军、略阳王府长史、宜阳子司马道寿的长子,司马仲明的兄弟。
司马元兴在北魏官至宁朔将军、固州镇将、镇东将军、渔阳太守,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宜阳子。北魏太和十七年岁次戊申七月庚辰朔十二日壬子(493年8月1日),司马元兴在家中去世,永平四年岁次辛卯十月癸亥朔十一日癸酉(511年11月16日),迁葬于温城西北二十里。其墓志全称《魏故宁朔将军固州镇将镇东将军渔阳太守宜阳子司马元兴墓志铭》,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河南孟县出土,与同时出土的三方墓志并称“四司马墓志”,是魏碑中的名品。
释文:魏故宁朔将军固州镇将镇东将军渔阳太守宜阳子司马元兴墓志铭,君讳绍,字元兴,河内温人也。晋河间王右卫将军迁散骑常侍中护军使持节侍中太尉公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武王钦之玄孙;晋河间侍中左卫将军赠使持节镇西将军荆州刺史谥曰景王昙之之曾孙;晋淮南王秘书监迁使持节镇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晋祚流移,姚授冠军将军殿中尚书,大魏蒙授安远将军丹阳侯,赠平西将军雍州刺史谥曰简公叔璠之孙;宁朔将军宜阳子骠骑府从事中郎镇西将军略阳王府长史道寿之子。君夙禀明规,纂承徽烈,洪业方隆,生志未遂,以魏太和十七年岁次戊申七月庚辰朔十二日壬子薨于第。以永平四年岁次辛卯十月癸亥朔十一日癸酉迁葬在温城西北廿里。记之:遥哉远裔,缅矣鸿胄,承符绍夏,作宾于周。贞明代袭,弈世宣流,诞生夫子,克纂徽猷。崇基方构,嘉业始脩,兰摧始夏,桂折未秋。感恋景行,式述遗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