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408 龙门二十品之《元燮造像题记》

2016-08-18 17:26:40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龙门二十品之《元燮造像题记》,全称《魏圣朝太中大夫安定王元燮为亡祖等造像题记》。正书,可见九十五字,并有浅刻佛像二幅。书法峻美,结体古雅。正始(507)年二月刻。古阳洞南壁。正书,13行。一行9字。

 资料显示,现存古阳洞造像题记有800多块,有纪年的110块左右,除太和年间造像外,宣武帝景明、正始、永平、延昌(500~515年)造像也都集中在此洞内。围绕孝文帝造像,较为突出的是元氏宗族,跟随他征战的官吏及社团造像。宗室中,按辈份有安定王元燮、广川王之妻侯太妃、齐郡王元佑、北海王元详及其母高太妃等。

元燮是魏太武帝之重孙,父亲元休是孝文帝亲信,常为孝文帝出征护驾。元燮在古阳洞有三处造像:一是南壁正始四年(507年)完工之屋形龛,题记是“魏圣朝大夫、安定王燮为亡祖、亲太妃亡考、太傅静王、亡妣蒋妃”等造释迦像一铺;二是北壁永平四年(511年)造弥勒;三是在北壁为女夫闾骑造观音像。我收藏的拓片拓自第一处屋形龛。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密如蜂窝的石窟群就点缀在伊水两岸长达一公里的崖壁上。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断断续续雕造长达400年。全山造像11万余尊,其中北魏造像占30%。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室意志和行为的体现,是当时的人们对生活追求的缩影,是北魏造像“秀骨清像” 风格的典型代表。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造像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洞中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美好愿望。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代表了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极高成就,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