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514 唐代 褚遂良 《孟法师碑》

2017-01-15 16:51:3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孟法师碑》全称《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唐代正书碑刻。褚遂良书贞观十二年(638)刻,碑石佚次,仅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传世。册共二十面,每面四行,满行九字,凡七百六十九字。褚遂良写《孟法师碑》时四十七岁,是他的中期作品。用笔轻重虚实、起伏顿挫均富于变化,结体疏密相间,顾盼照应,章法缜密而气势流动。李宗瀚评曰:“遒丽处似虞,端劲处似欧,而运以分隶遗法,风规振六代之余,高古近二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极用意之作。”在创立唐代楷书新的风范上,褚遂良是影响很大的。唐李嗣真《书后品》讲:“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这段话反映了褚书在当时风靡的情况及其不足之处。有文明书局、有正书局影印李宗瀚本,临川李氏石印本。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汉族,浙江钱塘(河南禹州)人,晋末南迁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西)。父亲为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骑常侍。

 褚遂良博通文史,贞观十年(636),由秘书郎迁起居郎。精于书法,以善书由魏征推荐给太宗,受到赏识。十五年,他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同年由起居郎迁谏议大夫。贞观中,太宗宠爱第四子魏王泰,遂良提出太子、诸王的待遇应有一定规格。十七年太子承乾以谋害魏王泰罪被废,遂良与长孙无忌说服太宗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唐高宗李治)。次年遂良被任为黄门侍郎,参预朝政。太宗策划东征高句丽时,他持不同意见,尤其反对太宗亲征。二十二年为中书令,二十三年,太宗临终时他与无忌同被召为顾命大臣。高宗永徽元年(650),遂良以抑价强买中书译语人的土地被劾,出为同州刺史。三年,召还,任史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复为宰相。四年,为尚书右仆射。六年,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他认为王皇后出自名家,并无过错,竭力反对废立,由此被贬为潭州都督,转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又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死于任所。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