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602 唐代 颜真卿 《忠义堂帖》

2017-05-09 11:43:15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颜真卿《忠义堂帖》

《忠义堂帖》是南宋嘉定八年(1215)留元刚编集颜真卿墨迹付工摹勒上石的一部汇帖。后二年(1217),鞏嵘又续刻几种共收帖四十五种。

   第一部 23开:移蔡帖,争坐位帖,奉命帖,与蔡明远帖,邹游帖,寒食帖,乍奉辞帖,朝过帖,乞米帖,鹿脯帖,峡州帖,捧袂帖,有杨炳春,戴熙题识签条。

   第二部 24开:修书帖,守政帖,广平帖,中夏帖,与夫人帖,华严帖。文殊帖,鹿脯后帖,一行帖,讯后帖,书马伏波语,送率子序。送刘太冲序。册末页有孙承泽题。

   第三部 25开:裴将军诗,清远道士诗,麻姑仙坛记

   第四部 27开: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 

   第五部 23开:郭家庙碑上 

   第六部 22开:郭家庙碑下 

   第七部 48开:乞御书题天下放生池碑 

   第八部 52开:明皇奖语,颂元孙制,御史帖 ,南来帖,草篆帖,江外帖,送书帖。

 颜真卿(709-784),汉族,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草书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师从张旭轶闻

   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   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为四大书法家之首。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