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614 唐代 钟绍京 《转轮圣王经》

2017-05-21 12:07:32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唐代钟绍京楷书墨迹欣赏《转轮圣王经》

钟绍京,字可大(公元659—746),江西省兴国县人。官至中书令,越国公。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他是钟姓接系第十二世钟繇的十七世孙,又是江南第一个宰相。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钟繇是中国早期的大书法家,一代宗师。钟绍京在唐代也是著名书法家,尤精小楷,堪称一绝。 武则天改唐为周时,他在长安为司农录事,因其字写得好,唐景龙年间(公元707—710)专职书写,朝廷宫苑几乎所有的匾额联语都出自他的手笔,并升为苑总监,专管宫廷内外花鸟禽鱼,园林绿化。他又是唐代著名的园林艺术家。

公元710年6月21日,在平息了一场危及李唐王朝生存的“韦氏宫延之乱”之后,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唐睿宗李旦,五天之内连下三道“圣旨”,给在平乱斗争中功勋卓著的钟绍京,封中书令、越国公、享一品。比后来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封中书令的广东曲江人张九龄早24年,所以史称钟绍京为“江南第一宰相”。

钟绍京于公元659年3月3日出生在兴国县上社村。小的时候,其志不凡。他在离上社东北十五里的山中寻得一读书胜地名东龛寺,乃在山中结茅庐为舍,读书写字。山中有一水池,钟绍京练字常在此洗笔,几年下来,据说池水常年皆黑。他在山中发奋读书写字的事迹远近闻名,宰相裴行俭将他荐于当朝。后来此地被改称“读书岩”直到现在。

公元746年2月16日,这位赣南客家历史伟人死于长安,但当朝以“忠孝通博崇祀乡贤”准予葬其在故乡兴国县殷富岗(今高兴镇境内)。清乾隆十三年和民国初年,曾对钟绍京墓重修过两次,后来年久失修,今已荡然无存。但钟绍京发奋读书,敏求上进,在兴国传为佳话。

 钟繇是楷书体的创立者,钟绍京继承了家学渊源,有著名的《灵飞经小楷字帖》、《唐人小楷字帖》,虽然真迹极少,但董其昌认为赵孟兆的楷书就是学习钟绍京小楷的,因此可以从赵孟兆页的楷书看到钟绍京的楷书风范。史称其真书字画妍媚,遒劲有法。书法家苏东坡认为,榜书需要结密无间,以笔墨雍容、安静简穆为上。书法界认为榜书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豪难精。而钟绍京能在武则天朝,明堂九鼎和诸官门榜,均他所题,实在难得。当时朝堂之上,钟绍京是一员小官,许多大臣擅书法者不少,可见钟绍京榜书要站得住,必有长处。历史记载,钟绍京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百卷。

传世书迹有<转轮王经>、<灵飞经>、<升仙太子碑阴>等。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