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617 唐代 瞿令问 《阳华岩铭》
【唐元结阳华岩铭〈永泰二年〉】
右《阳华岩铭》,元结撰,瞿令问书。元结好奇之士也,其所居山水必自名之,惟恐不奇。而其文章用意亦然,而气力不足,故少遗韵。君子之欲著于不朽者,有诸其内而见于外者,必得于自然。颜子萧然卧于陋巷,人莫见其所为,而名高万世,所谓得之自然也。结之汲汲于后世之名,亦已劳矣。嘉佑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书。
瞿令问[唐]为道州江华县令。工书,尤杂体篆及八分。元结所作唐阳华岩铭,令问以杂体篆之,刻之崖上。大历(七六六至七七九)中尝八分书舜冢碑。又唐寒唐亭记、洼樽铭并令问书。《古今碑帖考、元次山集、书史会要、格古要论》
阳华岩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内容,就是阳华岩内唐宋以来的诸多碑刻。而在这诸多碑刻中,书第一块碑的人,就是唐代江华县令瞿令问。
瞿令问,中唐人,生卒年不详。与元结相善。元结为道州刺史时,瞿令问为元结之幕僚,后出为道州江华县令。工隶书,倒薤书。瞿令问是元结在永、道二州开拓刻石文化的得力助手,又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和篆刻家,为永州古代石刻艺术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永州现存石刻中,有三处为瞿令所刻。
第一处是今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阳华岩的《阳华岩铭》。当时,瞿令问为江华县令。元结到江华县视察,瞿令问请元结到阳华岩游览。元结感到此岩风光独特,故撰写了《阳华岩铭》。考虑到瞿令问 “艺兼篆籀”,于是嘱其刻于岩壁。元结之铭与瞿令问之篆刻,引来了诸多后来者,使阳华形成重要的古代石刻群,从而成为重要的石刻文化遗产。
第二处是今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寒亭记》碑。此碑位于江华的著名景观寒亭中。碑文亦为元结所撰,由瞿令问书刻于石。宋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江华县令瞿令问玉箸篆,笔画浑稳。”
第三处是今祁阳浯溪碑林中的《峿台铭碑》。铭文亦为元结所撰。书体为悬针篆,字形长圆,笔画均细,最见功力。碑石上原无题名,后经考证为瞿令问所书。宋欧阳修在《集中录跋》中说:“右斯人之作,非好古者不知为可爱也,然来者安知无同好也!”对此碑的铭文与书法,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清代金石家瞿仲溶在《古泉山馆金石文编》中,评瞿令问的书法“结体遒劲,所用古文,皆有住所,无一字杜撰,以此见公篆学之精深,实于唐宋诸儒中,卓然可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