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665 唐代 怀素 《秋兴八首》

2017-07-14 10:05:33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唐怀素草书欣赏《秋兴八首》碑拓,纵153,横68厘米,唐代怀素书。该碑上款有“秋兴八首”,楷体“怀素书”,其下有印章一枚。下书草体"怀素书"三字,其下又有印一枚,碑文左有“后裔孙通浩”字样,疑为勒石者。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在四声应读去声)。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若论它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

 

怀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文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 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杜甫《秋兴八首》诗词原文: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zhēn)。

 

  秋兴八首·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秋兴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秋兴八首·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秋兴八首·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秋兴八首·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秋兴八首·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