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686 唐代 刘绘 《徐峤墓志》

2017-08-04 11:23:2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2003年秋,唐《徐峤墓志》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张沟村东出土,后被洛阳师范学院收获。志高八十九厘米,宽八十八厘米,青石质。志文共四十二行,满行四十三字,楷书,有界格。该志为唐代大文学家刘迅所撰,唐代书法家刘绘所书。志之内容有益信史,既可补史,又可证史,并对研究唐代书史、书家都是极为重要的历史实物资料。

史志相校可知,志文较两《唐书》之详者有三:其一,详载了徐氏命氏之由;其二,志主徐峤的曾祖徐孝德,曾任果州刺史;其三,公讳峤,字仲山,而非《新唐书》之谓“子峤,字巨山”。此三点理当补正史书。

从该志气韵上看,字之内敛挺秀之气多得之于融化欧虞之刚柔。其书无欧书之险峭严整,却有欧之清润,既兼虞书之平静,又出战之灵动,严谨而不拘束,儒雅而劲挺。点画有所夸张,但又不失法度。结体于平稳之中变化万端,似以意态取胜,如:“数、因、诣、便、竞”等字,址分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唐代楷书高手那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造诣。

 刘绘,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官延州刺史。窦蒙舅。工书。述书赋云:“延安君则快速不滞,若县流得势。”《唐书·宰相世系表、法书要录》

  刘绘(1505-1578年),字子素、少质,光州人。自幼好学,8岁能诵《诗经》,16岁举乡试第一,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授官行人,后改户科给事中、重庆太守。

  刘绘目锐躯长,处事果断,对皇帝敢于秉笔直谏。上第一个奏章《治河疏》就被皇帝采纳,后再上《九庙灾上封事》、《昼晦封事》等奏折,弹劾宰相夏言,抨击权臣时弊。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两次弹劾夏言,被排挤出京城,出任重庆知府。后挂冠辞职,回到光州故乡,建元湖,设坛讲学,人称嵩阳先生。作《易勺》、《春秋管》,均未完稿成书。有《通论》40篇和诗、赋、序、记等20卷流传于世。

  刘绘之子刘黄裳,字子玄,擅诗赋,工法。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官授兵部主事。万历二十年(1592年)奉朝廷之命,同李如松、宋应昌率兵救援朝鲜。李任征东提督刘任监军。明军获胜,刘黄裳因战功显著升为兵部郎中,但因父刘绘曾得罪夏言,受夏党排挤,终不重用,晚年归光州,著有《藏征馆》、《东征杂记》、《元符图》、《海上编》。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