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714 唐代 敦煌写经 《大智度经》

2017-09-11 10:42:21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小楷《大智度经》卷为初唐人书,书风已由隋人气局中脱出,呈现出初唐书写所特有的精严、娟秀与纯正。卷长六米,书字五千,首尾贯一,品相洁净完整,堪称是一件出自敦煌石窟的佳作。

 此论由鸠摩罗什(344-413)大师译成中文,共100卷,一百多万字。包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全文三十多万字,鸠摩罗什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解释六十多万字。几乎对佛教全部关键名词都给出了详细、深入浅出的解释,是佛经入门必读经典,无现存梵本,也没有藏文译本,仅有汉文译本。于后秦弘始四年(402年)在长安逍遥园 西明寺始译,至弘始七年(405年)译讫。因为中国人喜爱简洁扼要,故罗什仅全译论之初品,余皆撷取其精要,得三分除二,终成百卷。

 汉译出后,慧远认为译文"繁秽",曾加以删削而成《大智论钞》,并撮其要旨,详加阐述。谓"其为要也,发轸中衢,启惑智门,以无当为实,无照为宗。无当则神凝于所趣,无照则智寂于所行。寂以行智,则群邪革虑,是非息焉;神以凝趣,则二谛同轨,玄辙一焉"。

 此论由比利时 拉冒特 (Lamotte)神甫译为法文。南希真于1966年在其所著的《呈现在大智度论中的龙树哲学》一文中,又将《大智度论》的重要章节译成英文,并作了解释。 注疏有僧肇《大智度论钞》8卷,慧影《大智度论疏》24卷,僧侃《大智度论疏》14卷,昙影《大智度论钞》15卷等......

 此论未发现有梵本,因此关于作者和发现的时间,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