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718 五代 杨凝式 草书夏热帖
《夏热帖》是杨凝式写的一封信札。内容大致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僧人消夏饮料"酥密水"表示问候。首署款:"凝式"。后纸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题跋及乾隆皇帝的释文。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贤志堂印",元赵孟頫,明项元汴,清曹溶、纳兰成德、清内府等鉴藏印。另有数方古印不辨。
此帖是杨凝式唯一的传世草书作品,书法兼取唐颜真卿、柳公权笔法,体势雄奇险崛,运笔爽利挺拔,与他的楷书、行书作品相比较,艺术风格迥殊,表现出了书家的丰富艺术变化,为杨凝式书法代表作品作之一。
凝式启:夏热体履佳宜,长□酥密水,即欲致法席,苦□□□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以下数字残损难识)病?(下二行残损)。
此帖曾刻入《三希堂法帖》。明汪砢玉《珊瑚网书跋》,清吴其贞《吴氏书画记》、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著录。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因为对时局的混乱,政治的多变极为苦痛,杨凝式性格狂放不羁,故人称“杨风子”(即杨疯子)。久居洛阳,好游佛寺道观,兴起时常在粉壁上题字,当时洛阳寺观随处可见他的书迹。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夏热帖笔势雄健纵逸,锋芒灼耀,结体富于变化而不失法度。夏热帖是杨凝式唯一的传世草书作品,书法兼取唐颜真卿、柳公权笔法,体势雄奇险崛,运笔爽利挺拔,与他的楷书、行书作品相比较,艺术风格迥殊,表现出了书家的丰富艺术变化,为杨凝式书法代表作品作之一。《夏热帖》是杨凝式写的一封信札。内容大致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僧人消夏饮料“酥密水”表示问候。《夏热帖》,五代,杨凝式书,纸本,手卷。草书8行,共32字。
谈书法的美学载体必谈书法三要素:点画用笔、结体取势、章法布局。点画用笔不求完美无瑕、死究细枝末节,可以意到笔不到,在行笔时力争笔法灵活多样性;结体取势追求放逸超迈,可以大胆改进、夸张结体的形状,可以竭尽用笔的能事和”忘乎所以”地变动取势,力求字体形式不单一、不花哨、不与凡同;章法布局为书法艺术形式最终的艺术呈现,给人的感觉可以轻松、简易、舒适,可以高雅、疏阔、博远,可以雄强、豪迈、宏达。
书法由唐启宋,杨凝式是一个转折人物。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对于杨凝式书法的评价,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中作如此阐述:非狷非狂自一家,草堂夏热起龙蛇。壶公忽现容身地,方丈蓬山是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