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865 宋代 黄庭坚 《浣花溪图引》
2018-02-23 11:57:54
黄庭坚《浣花溪图引》,北宋黄庭坚草书浣花溪图引卷,纸本,草书,纵35.5厘米,横391.4厘米。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浣花溪图引》在《山谷外集》中有载,列于元祐三年(1088)戊辰,山谷时年四十二岁。此卷笔法苍老,多骨少肉,是山谷晚年书特征。卷后王世贞跋中评道:“书笔横逸疏荡,比素师饶姿态,亦稍平易可识。而结法之密,腕力之劲,波险神奇,似小不及也。”评价颇为恰当。卷后还有明代吴宽等人题跋。该卷系火烧残本,后经明代夏德声补齐。
鉴藏印记:“绍兴”(朱文)、“内府书印”(朱文)、“贞元”(朱文)、“乾坤清赏”(白文)、“石渠宝笈”(朱文)、“宝笈三编”(朱文)、“有明王氏图书之印”(白文),清嘉庆内府诸印等。
历代著录:《孙氏书画抄》、《石渠宝笈三编》。
释文:
拾遗流落锦宜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道欲度义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寓县,杜陵韦曲无鸡犬。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此翁乐易极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浣花酒舩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酒阑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候。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生绡铺里墙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长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
鉴藏印有“绍兴”、“内府书印”、“贞元”、“乾坤清赏”、“石渠宝笈”、“宝笈三编”、“有明王氏图书之印”及清嘉庆内府诸印等。卷后有明吴宽、王世贞跋。
此卷为火烧残本,后经明代夏德声补齐(见释文中[]内字)。
此诗收入《山谷外集》,作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黄庭坚时年42岁。作品笔法苍老,多骨少肉,具有作者晚年书法的风格特征。卷后明王世贞跋中评道:“……老杜浣花溪图引也。歌词力欲求奇,然是公最合作语。书笔横逸疏荡,比素师饶姿态,亦稍平易可识。而结法之密、腕力之劲、波险神奇,似小不及也……。”跋文中“素师”是指唐代著名书家怀素,王世贞对黄庭坚与怀素书法特点的比较非常准确。此件作品虽然残处较多,仍不失为佳作。
著录于《孙氏书画钞》上册、《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道欲度[义]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寓县,杜陵韦[曲][无]鸡犬。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漂零不相[见]。[此]翁乐易极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浣花酒舩散车骑,[墙][无]无主看桃李。[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酒阑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生绡铺墙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长][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注:[]内字为后补。)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年间因章惇、蔡卞等党人论实录多诬,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贬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该地。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四学士”。他善为文章,长于写诗,尤以擅长书法著称,其楷体字势开张,笔力刚劲;草体盘曲回旋,变化无方,被誉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
《浣花溪图引》在《山谷外集》中有载,列于元祐三年(1088)戊辰,山谷时年四十二岁。此卷笔法苍老,多骨少肉,是山谷晚年书特征。卷后王世贞跋中评道:“书笔横逸疏荡,比素师饶姿态,亦稍平易可识。而结法之密,腕力之劲,波险神奇,似小不及也。”评价颇为恰当。卷后还有明代吴宽等人题跋。该卷系火烧残本,后经明代夏德声补齐。
鉴藏印记:“绍兴”(朱文)、“内府书印”(朱文)、“贞元”(朱文)、“乾坤清赏”(白文)、“石渠宝笈”(朱文)、“宝笈三编”(朱文)、“有明王氏图书之印”(白文),清嘉庆内府诸印等。
历代著录:《孙氏书画抄》、《石渠宝笈三编》。
释文:
拾遗流落锦宜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道欲度义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寓县,杜陵韦曲无鸡犬。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此翁乐易极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浣花酒舩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酒阑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候。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生绡铺里墙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长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
鉴藏印有“绍兴”、“内府书印”、“贞元”、“乾坤清赏”、“石渠宝笈”、“宝笈三编”、“有明王氏图书之印”及清嘉庆内府诸印等。卷后有明吴宽、王世贞跋。
此卷为火烧残本,后经明代夏德声补齐(见释文中[]内字)。
此诗收入《山谷外集》,作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黄庭坚时年42岁。作品笔法苍老,多骨少肉,具有作者晚年书法的风格特征。卷后明王世贞跋中评道:“……老杜浣花溪图引也。歌词力欲求奇,然是公最合作语。书笔横逸疏荡,比素师饶姿态,亦稍平易可识。而结法之密、腕力之劲、波险神奇,似小不及也……。”跋文中“素师”是指唐代著名书家怀素,王世贞对黄庭坚与怀素书法特点的比较非常准确。此件作品虽然残处较多,仍不失为佳作。
著录于《孙氏书画钞》上册、《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道欲度[义]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寓县,杜陵韦[曲][无]鸡犬。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漂零不相[见]。[此]翁乐易极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浣花酒舩散车骑,[墙][无]无主看桃李。[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酒阑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生绡铺墙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长][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注:[]内字为后补。)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年间因章惇、蔡卞等党人论实录多诬,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贬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该地。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四学士”。他善为文章,长于写诗,尤以擅长书法著称,其楷体字势开张,笔力刚劲;草体盘曲回旋,变化无方,被誉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