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001 宋代 米芾 《来戏帖》

2018-06-22 12:19:0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米芾《来戏帖》,翰牍九帖之一,纸本,行草书,纵25.5厘米,横4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名称】面谕帖【又名】《来戏帖》,《 求致翟画王帖书》,《职思堂帖》,《浙干帖》

释文:蒙面谕浙干,具如后。(下添:恐公忙,托鼎承)长洲县西寺前僧正宝月大师收翟院深山水两帧。第二帧上一秀才跨马,元要五千卖,只着三千。后来宝月五千买了。如肯辍,元直上增数千买取。苏州州衙前西南上丁承务(旁注:是晋公绘像恩泽)家秀才(下双行注:丞相孙),新自京师出来,有草书一纸,黄纸玉轴,间道有数小真字注,不识。草字末有来戏(双行:二字),向要十五千,只着他十千,遂不成。今知在,如十五千肯,告买取,更增三二千不妨。

《面谕帖》应是1102年(宋崇宁元年)底,米芾写给友人陈师锡的信,内容主要是商议购藏书画的事情。信札中具体地提到两件作品:第一件是翟院深的山水画;第二件则是帖尾处签有“来戏”二字的草书小品,是宋真宗朝宰相丁谓的旧藏品,经过米芾与后代子孙丁景来回议价,但最后仍功败垂成。此札记录了米芾收藏的过程及心态转变,对于北宋书画鉴藏活动,提供具体而生动的例证。

  与《面谕帖》同时还有《伯修帖》,也是米芾寄给陈师锡的信件,米芾在信中请托陈氏购买“来戏”草书小品,并告知所要留意的细节,包括纸质、模榻痕迹等等。《面谕帖》和《伯修帖》均为米芾购藏书画的具体例证。稍晚的1103年中,米芾更在京师获得他认为天下第一的无上至宝:王羲之所书的《王略帖》,当可视为此时期书画收藏的最高峰。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