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076 宋代 朱胜非 《杜门帖》
朱氏在绍兴五年(1135)“引疾归”,《宋史》称他“废居八年,卒”,故此帖或作于1135至1144年间,是其晚年作品。书法略仿苏轼,稍欠工稳。
鉴藏印记:“子京”(朱文)、“天籁阁”(朱文)、“项元汴印”(朱文)、“项墨林鉴赏章”(白文)、“退密”(朱文)、“墨林山人”(白文)、“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儁李项氏上家宝玩”(朱文)、“士奇之印”(朱文).“杨氏家藏”(朱文)。
释文:胜非顿首.胜非忧患余生,杜门养□人事旷绝。独蒙记存,垂问曲折,区区又以刻荷,人还叙谢率略,尚幸情照。胜非再拜。胜非上问门中眷集均安。胜非上问。
朱胜非(1082年-1144年12月24日 ),字藏一,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原籍浙江青田县海西庄(今海溪乡)。 南宋初年大臣、宰相。
朱胜非于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靖康元年(1126年),为东道副总管、权知应天府,劝进赵构即位。建炎二年(1128年),除尚书右丞,迁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等职。苗刘之变时,他善事斡旋,保护之功居多。平乱后,引咎罢政,授观文殿大学士、知洪州,继除江西安抚大使兼知江州。后因江州失陷,他赴镇太慢,被降授中大夫、分司南京、江州居住。绍兴二年(1132年),经宰相吕颐浩力荐,再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后乞请免职奉祠。绍兴五年(1135年),应诏疏奏战、守四事,历知湖州、宣州等地。秦桧为相后,朱胜非与其不合,废居八年。
绍兴十四年(1144年),朱胜非去世,年六十三,谥号"忠靖"。著有《绀珠集》、《秀水闲居录》等。《全宋诗》、《全宋文》等录有其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