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086 宋代 范成大 《辞免帖》

2018-09-07 11:27:29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范成大《辞免帖》,纸本,32.9×42.8cm,淳熙八年(118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范成大《辞免帖》,行草书,墨迹,纸本,纵三二·九厘米,横四二·八厘米。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五十一字。

释文:成大只候辞免下,便决马首所向。今打道已临歧无?万一未遂所辞,扶羸强之西上,胜未知所,以称塞者,张丈切忉忉教之,所闻所见尚云何者,悉以垂诲,惟久要之义,无多逊也。或有西南一切委使,亦皆悉以其目示及,当奉周旋。成大自去国来,朝贵不甚通书,得书者回之,或迁除者,援书自故事贺之。老懒已废书尺中事业,自後恐欲有所扣问,当以一幅通门下,切恕其崖略可耳。成大再覆。

此尺牍又名“只候帖”、“马首帖”,因帖首有释为“急下”,故又有称之為“急下帖”者,笔法圆熟俊雅中,既可见其“秀媚”的一面,亦显冲虚恬淡的气象,从用笔轻重变换的特徵中的自然流落出一代诗人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与陆游、金之赵秉文等,同是传承了苏、黄、米等所倡导的自由的个人表现主义而產生自成一家的书体。明代王世贞评其「书法出入眉山、豫章间,有米颠笔,圆熟遒丽,生意鬱然。」笔力遒劲风格洒脱。点画自然舒畅,有时数字连绵相接而不失书家法度,是略带有黄、米的笔意,实自成一家。选自“宋元四家书”册第二幅。

宋陈槱《负暄野录》云:“石湖工行、草书,与张于湖悉习宝晋,而各自变体。虽未尽合古,自有一种神气,亦足嘉尚。”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谓范成大“字宗黄庭坚、米芾,虽韵胜不逮,而遒劲可观。”这两条书评道出范成大书法的师承关系,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信札篇幅虽小,仅一百五十余字,但它“劲挺飘逸”、“古雅恬淡”和“浪漫不羁”的艺术特点,给观赏者以极深刻的印象,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到作者的鲜明个性和反映时代的书法风格。

 

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初为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后出知处州,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颇有政绩。但身处南宋初年,积弱之世不能有更大的作为。范成大为人刚直,视死如归。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宋孝宗拟派使臣到金国索取河南陵寝地,当时朝臣惧怕金人如虎,范成大慷慨请行,全节而归。范成大在朝,刚直不阿。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范成大起复,辗转桂林、成都、明州、建康等地任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范成大从成都还朝,以中大夫为参知政事,执政仅两个月,便被御史以私憾攻击而落职。晚年告休归居苏州石湖,与陆游友谊甚笃。

范成大才华横溢,素有文名。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词风清逸淡远,善写田园诗,《田园四时杂兴》被文学史家誉为集古代田园诗大成之作。范成大不仅擅诗,而且善书。其书法清新俊秀,典雅俊润,只可惜他为诗名所掩,书名不彰。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谓范成大“字宗黄庭坚、米芾,虽韵胜不逮,而遒劲可观”。范成大的书法曾受他母亲的影响,他的母亲蔡夫人,是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蔡襄的孙女。

范成大传世墨迹,以尺牍简札居多。他在成都与陆游饮酒赋诗,落纸墨尚未燥,士女已万人传诵,被之乐府弦歌,题写素屏团扇,可惜这些墨迹都未传下来。目前所能见到的范氏手迹,以他54岁所书《明州赠佛照禅师诗碑》为第一,此碑早佚,但有宋拓本藏于日本东福寺。范成大现存的手迹还有《兹荷纪念札》、《垂海札》、《荔酥沙鱼札》等,他的行书《田园杂兴卷》也常为人们所乐道。 明代王世贞在《州山人稿》上说:范成大“归隐石湖时作即诗。无论竹枝、鹧鸪、家言,已曲尽吴中农囿故事矣!书法出入眉山(苏轼)、豫章(黄庭坚),间有米颠(米芾)笔,圆熟遒丽,生意郁然,真是二绝。”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