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652 明 王守仁 《与郑邦瑞尺牍》

2019-07-11 11:29:01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王守仁《与郑邦瑞尺牍》纸本,行草。纵 24厘米,横 39.8厘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蔵

【释文】修理聖龜山廟時,我因外祖及二舅父分上特捨梁木,聽社享將我名字寫在梁上。此廟既係社享香火所關,何不及早赴縣陳告。直待項家承買了,然後來說此是享人自失了事機。我自來不曾替人作書入府縣,此是人人所知,可多多上覆。二舅母(切莫見怪)此廟既不係廢毀之數,社享自可具情告理,若享人肯備些價錢取贖,縣中想亦未必不聽也。汝大母病勢如舊,服藥全不效。承二舅母掛念,遣人來看,多謝多謝。陽明字寄寶一姪收看,社中享人亦可上覆他。 陽明字與鄭寶一官賢姪,汝祖母所投帳目可將文書逐一查出,與同去人照數討完,封送祖母收貯。不得輕易使費。此汝祖母再四叮囑之言,斷不可違。汝祖母因此帳目必欲回家,是我苦苦強留在此,汝可體悉此意,勿使我有誤汝祖母之罪乃可。家中凡事謹慎小心,女孫不久還差人來取,到此同住也,先說與知之。四月初三日,陽明字與列位賢弟姪同看。 向曾遣人迎接二舅母,因病體未平復,遂不敢強。今聞已盡安好,故特差人奉迎。書到即望將帶孫女來此同住。其王處親事,須到此商議。停當後然可許一應事務。我自有處,不必勞心也,不一一。陽明書致寶一姪收看,十月十六日。

  嘉靖二年,王阳明五十二岁,在越。九月致葬龙山公於天柱峰,郑太夫人於徐山。四年,夫人诸氏卒,四月附葬於徐山。九月归姚省墓。这三通手札是王阳明对家裏琐事的一些安排。虽是家书,却写得自然随意又清楚明白,没有过於潦草的笔触,点画极有法度,各字独立,便於辨认识读。王阳明的许多书信都写得风神瀟洒, 一片神机流走,毫不做作,这与他的高度的文学修养分不开。信中的郑邦瑞是其外甥。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此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阳明子试图力挽狂澜,拯救人心,乃发明“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阳明子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善诗文,工书法,书法多以行草为主。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