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722 明 姜立纲 《镇邦帖》
这封信的主题是姜立纲请求镇邦能够为国家尽心尽力。因为从这封信的开头说到姜立纲对镇邦是久仰大名,但是两人相识却很晚,这就是表两人并非是极为深交的朋友,所以即使是姜立纲知道镇邦是个人才,肯为国家做事的人,但是却不知道镇邦是否对国家是极为忠心的人。第二点,信中提到国家的疆域越来越小,当时与中国相邻的边疆战事不断,极为困扰中央政府,而政府把这事情交由镇邦处理,姜立纲便请镇邦能多尽一份力,把这事情处理好。
释文:
僕夙仰閣下篤尚文事,每恨定交之晚。屢辱不棄,率無以副來教, 殊為愧耶!偶尔輕浼,事屬不當,乃匠者忽焉,實可怪也。仍乞閣下指麾,務俾極其精致,四邊皆被裁窄之,奈何,奈何!心照為感,容當 走謝。不具。 立綱頓首鎮邦先生閣下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谿,浙江瑞安梅头东溪村人。叔父琨,善书法,由太学生“拔南棘台写题奏”。姜立纲从小天资聪颖,勤奋过人,因家学渊源,7岁以“能书”出名,代宗时选为奇童,召入北京,命为“翰林院秀才”。明天顺七年(1463),授中书舍人内阁制敕房办事。成化二十一年(1485),升为正五品吏部郎中。弘治四年(1491),以誊录《宣宗实录》升为正四品太仆寺少卿。一生经历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凡内廷制诰、宫殿牌额,大都出其手笔。人皆称其书曰“姜字”,“人得片纸,争以为法”。
书法初学瑞安黄蒙(永乐初以善书召为中书舍人),继学钟繇、王羲之,其后自成一家。擅长楷书,点画雅健,体度浑厚,清劲方正,世称馆阁体。“人得片纸,争以为法”,誉为“一代书宗”。草书造诣亦深,并善山水画,得子久法,说者谓其画萧疏耸秀,全以黄鹤山人为宗。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日本国门高十三丈,遣使求匾,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何乔遴《名山藏》)传为佳话。《三希堂法帖》收有他的墨迹。弘治十二年卒,年55岁,孝宗特命浙江布政使、温州知府邓淮临祭立碑。遗著《东谿书法》1卷,论八法八病,已佚。
传世作品有瑞安文物馆藏《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真迹中堂草书、小楷《明赠征仕郎中书舍人柳公合葬墓志铭》(弘治四年刻石)及《大明将仕郎赤崖姜先生新盖祠堂碑记》拓本等。明天一阁藏书楼主人范钦,在《评书》中曾谓:“成弘以来,尚正书,姜立纲端正、凝重,世顾好之,迭相宗习。”除擅长楷书外,草书造诣也极高,深得唐怀素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