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745 明 李东阳 《草书杂诗卷》

2019-08-18 12:02:3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李东阳《草书杂诗卷》纸本行草 29×259.2cm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春兴

小叠峰峦浅作池,幽堂长是见春迟。

风传翠筿声先到,雨换青松叶未知。

江上帆樯经几驻,城南第宅已三移。

君恩若放山林去,始是雲霄得意时。

又一首

调水城南自写符,煎茶竹里旋生炉。

只将清事娱佳客,客去还应一事无。

西园秋雨

雨来催我竹,十日忽成林。笋出无人见,苍苔深更深。

款署:张甥屡为移竹,助我园居之兴。为书数行诗以谢。正德丙子二月八日西涯翁识。

 

 

李东阳(1447-1516) 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自幼习文,4岁时随父亲在京城时就会写径尺大宇,被视为神童。因他的才名,在四岁、六岁、八岁时,先后被景宗召见过三次。八岁时选到顺天府学进学。李东阳十六岁时就考取了举人。第二年,考取进士。此后仕途顺达。十八岁时,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成化八年(1472),任翰林院编修。成化十六年(1480),三十四岁的李东阳,任翰林院侍讲,兼应天府(南京)乡试考官。弘治六年(1493),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弘治七年(1494),李东阳任职内阁,专管诰敕。后屡任礼部右侍郎、礼部、户部、吏部尚书及文渊阁、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是明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文典雅工丽,其诗影响所及形成“茶陵诗派”。

 

  李东阳长于篆、隶、楷、行、草书。他是明初台阁体书法向明中期吴门书法过渡期间的书法家。他对自己的篆书相当自负,自言:“李斯、李阳冰之后,就算小生我了。”是明代不多的篆书书法家之一,对明代篆刻文字有一定的影响。他的楷书师法颜真卿,法度谨严,风格清润潇洒,得其精髓而又自成一家,开吴门书法的先声。他的行、草书融有篆隶遗意,用笔方式与明代其他草书家不同,他这方面成就最高,特别是草书,结体宽博疏朗,与圆转瘦硬、骨力雄健的用笔互相生辉,形成自己的风格。李东阳的书法已摆脱明初台阁体的束缚,对明中期书风起承先启后的作用。代表作品有:篆书《怀素自叙帖引首》、楷书《邃庵铭》、行草书《自书诗卷》等。著有《怀麓堂集》、《诗话》、《燕对录》。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