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793 明 沈周 《卧游图》
明 沈周《卧游图》
《明沈周《卧游图》画册开首作者自书“卧游”两字,图17幅,依次为:仿云林山水、杏花、蜀葵、秋柳鸣蝉、平坡散牧、栀子花、秋景山水、芙蓉、枇杷、秋山读书、石榴、雏鸡、秋江钓艇、菜花、江山坐话、仿米山水、雪江渔父。每幅均有自题诗词。册中所绘山水、花鸟,运用多种画法,抒写各自意趣,也集中反映了沈周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册中有山水7页,其余10页均写日常生活中习见的花卉、禽畜等,清新、质朴,洋溢着自然天趣。画法也随意灵活,设色或水墨,或没骨,或勾勒渲染,形简神完。
画册开首作者自书“卧游”两字,图17幅,依次为:仿云林山水、杏花、蜀葵、秋柳鸣蝉、平坡散牧、栀子花、秋景山水、芙蓉、枇杷、秋山读书、石榴、雏鸡、秋江钓艇、菜花、江山坐话、仿米山水、雪江渔父。每幅均有自题诗词。册中所绘山水、花鸟,运用多种画法,抒写各自意趣,也集中反映了沈周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册中有山水7页,其余10页均写日常生活中习见的花卉、禽畜等,清新、质朴,洋溢着自然天趣。画法也随意灵活,设色或水墨,或没骨,或勾勒渲染,形简神完。
沈周《卧游图册》之一《卧游图》
画面:前坡三木并立,一为枯树,一作夹叶,一用点叶法。坡后平台处别作一树,斜穿画面,与三树作匀衡。树枝用笔老硬,时见飞白,落点苍劲如坠石。一高士持卷坐于台边,仰首若有所思。山石用短披麻,以浓墨点苔或作草于山石边罅,使重要处因点而醒出。坡石以赭染,叶作绿及赭黄,已见秋意。题云:“高木西风落叶时,一襟箫爽坐迟迟,闲披秋水未终卷,心与天游谁得知”。
明 沈周《卧游图册》之二《雏鸡》
画面:构图简练,为一只墨笔写意的雏鸡从自题诗看,画家对这只已然半大的雏鸡表现了担忧之情,总是啾啾寻母,长大后如何承担起催日报晓的责任呢?不难看出画家借雏鸡图寄予了期望后代早日成才的心愿。此图以水墨晕染勾点,神态逼真,生动自然,惟妙惟肖。
明 沈周《卧游图册》之三《枇杷》
画面:以赭黄写枇杷七粒,颗颗如金。枝以赭和墨直写,用笔顿挫一如沈老平时笔法,然枇杷枝头却用颤笔,颇为写实。浓墨点顶洼处,和湿点成,颇见韵致。叶以绿和墨作正叶,自枝头长出,再以深绿勾筋。反叶用浅绿,自成变化。诗云:“弹质圆充饥,密津凉沁唇,黄金佗服食,天上寿吴人”。
明 沈周《卧游图册》之四《秋柳鸣蝉》
画面:以淡墨画柳枝,浓墨画蝉身及足,极淡墨画蝉翼,薄而透明。
沈周(1427- 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相城人。出身于诗画及收藏世家。曾祖父沈良琛善山水,与王蒙相友善,此后祖、父辈均擅丹青,沈周幼时从其父沈恒吉、伯父沈贞吉习画,取法董源、巨然;青年时代,向杜琼、刘珏、赵同鲁学画,步入中年又以黄公望为师,晚年则醉心吴镇。沈周家境富裕,无意仕途,自娱于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之中,玩古董、交朋友,游山玩水、品茗赋诗,过着文人雅士的生活。
因此,在他的笔下,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入神品。他还是当时有一定地位的诗人。其中以绘画最为杰出,尤其是在山水画方面更具有突出的成就。在浙派风行的同时,苏州地区一些山水画家,继承北宋,特别是元人画风,而加以变化。沈周、文征明、唐寅等相继崛起,造成了与浙派抗衡的局面,并很快取得画坛盟主地位。学者日众,影响很大,形成吴门画派.沈周不仅为吴派的宗主,明代四大画家的领袖,也为明代山水画代表画家,对当时和后世文人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沈周绘画流传的不少,其中著名的有《东庄图册》、《卧游图册》、《庐山高图》、《落花诗意图卷》、《沧州趣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