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322 清 蓝孟

2019-04-09 11:56:45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蓝孟,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次公、亦舆,又字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名画家蓝瑛子。善画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笔法疏秀,能传家法。约活动于顺治至康熙年间。

 

【名称】清 蓝孟 秋林逸居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绢本,纵217.3米,横68.3厘米。旅顺博物馆藏。

此图以鸟瞰手法写山水,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山石多作矶头,磊落灵秀,树法朴拙,高拔挺,与山势相协调,村舍有曲径板桥可通,益增纵深感,溪边碎石大小相间,颇多奇趣,可谓匠心运。全图笔墨苍润,一气呵成,是一幅丰富多彩的小青绿山水佳作。

 

清 蓝孟 玉映群峰图

 

清 蓝孟《青山红树图》

 

清 蓝孟 翠峦飞瀑图

蓝孟是大画家蓝瑛的爱子,蓝瑛是浙派三大巨匠之一,又是武林派的开山鼻祖,蓝孟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父亲,例如从黄子久入手,上承晋唐两宋,其后人蓝深、蓝涛亦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说,蓝氏一门人才辈出。

蓝孟以山水画鸣世,继承家学,笔法疏秀,不到20岁已经在杭州内外很有名气了。蓝孟生活的时代,画坛上以泥古为尚,作画也多以临仿古人为荣。蓝孟十分注重摹古,尤其对元四家醉心研究。蓝孟题识“北苑太守画意”,“北苑”即五代南唐画家董源。

董源 (943-约 962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此作风格清润细秀柔和,笔法近于松柔而显萧散,勾勒用笔简而不腻,造型准确,用笔严谨。布局上层峦迭嶂、陡壑密林,皆精心布置,山头布满矾头。从这些元素中都能窥见他的师承根基,一定程度上他的山水画中的气局比蓝瑛有过之而无不及,文秀蕴藉,有出蓝之誉。

蓝孟自幼跟随父亲遍阅名家宝迹,眼界弘远,在绘画上,他喜欢作大轴、巨幅,落笔纵横奇古,气象崚嶒,放手画来,一气呵成,彰显出名家子弟的风范和气势。这幅巨轴尺幅巨大,笔笔入古,艺术水平极高。在描绘状物上,楼阁树石、清溪飞瀑、小桥流水、古松高士,无一不有,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烟霞痼疾,泉石膏肓”的襟怀,显示出蓝孟博涉多能的艺术表现力。

蓝孟(1644-1722)字次公、亦舆,一字鸾,蓝瑛子。受乃父熏育,能习家法,善山水,弱冠已名闻于时。壮年笔墨秀润,摹唐宋诸家,笔笔入古,继而致力于摹元,悉心“元四家”之笔墨,尤得倪瓒疏秀雅逸之韵致,殆过其父。对子久(黄公望)究心尤力,仿黄公望《山水图》神韵逼肖。此幅自题法董北苑法,有宋元古意。

其传世作品还有康熙二年(1663)作《洞天春霭图》轴、三年作《梅花书屋图》轴,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三年作《仿王维江干垂钓图》流入日本;同年作《秋林逸居图》轴藏旅顺博物馆;《秋山觅句图》图录于《唐宋元明名画大观》;七年(1668)作《仿古山水册》藏上海博物馆;《庐山高峰图》轴藏南京博物院;《溪山秋意图》轴藏故宫博物院。

题识:戊戌蒲月拟北苑太守画意。蓝孟写于西溪之凝紫山居。

 

 

清 蓝孟 仙山楼阁图

这是一张大开门的蓝孟精品。蓝孟是大画家蓝瑛的爱子,蓝瑛是浙派三大巨匠之一,又是武林派的开山鼻祖,蓝孟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父亲,例如从黄子久入手,上承晋唐两宋,其后人蓝深、蓝涛亦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说,蓝氏一门人才辈出。

蓝孟以山水画鸣世,继承家学,笔法疏秀,不到20岁已经在杭州内外很有名气了。蓝孟十分注重摹古,尤其对元四家醉心研究,这张蓝孟仿黄鹤山樵王蒙的绘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就是最好的例证。该画风格清润细秀柔和,笔法近于松柔而显萧散,勾勒用笔简而不腻,造型准确,用笔严谨。布局上层峦迭嶂、陡壑密林,皆精心布置,山头布满矾头。从这些元素中都能窥见他的师承根基,一定程度上他的山水画中的气局比蓝瑛有过之而无不及,文秀蕴藉,有出蓝之誉。

蓝孟自幼跟随父亲遍阅名家宝迹,眼界弘远,在绘画上,他喜欢作大轴、巨幅,落笔纵横奇古,气象崚嶒,放手画来,一气呵成,彰显出名家子弟的风范和气势。这幅巨轴尺幅巨大,笔笔入古,艺术水平极高。在描绘状物上,楼阁树石、清溪飞瀑、小桥流水、古松高士,无一不有,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烟霞痼疾,泉石膏肓”的襟怀,显示出蓝孟博涉多能的艺术表现力。

蓝孟生活的时代,画坛上以泥古为尚,作画也多以临仿古人为荣。从题跋中也可看出他应友人赵方朔、祝为琳的要求而临的因由,这些都与历史不谋而合。该画作于1720年,是蓝氏去世前两年的珍品,代表了他晚期的绘画风格,还经海宁收藏家钱镜塘收藏。钱镜塘是江南巨幅,痴爱收藏,凡经他过眼的书画,几无赝品。此画流传有序,值得宝爱。

 

清 蓝孟 乔岳春云图

蓝孟字次公、亦舆,一字鸾,蓝瑛子。受乃父熏育,能习家法,善山水,弱冠已名闻于时。壮年笔墨秀润,摹唐宋诸家,笔笔入古,继而致力于摹元,悉心“元四家”之笔墨,尤得倪瓒疏秀雅逸之韵致,殆过其父。对子久(黄公望)究心尤力,仿黄公望《山水图》神韵逼肖。此幅自题法董北苑法,有宋元古意。

其传世作品还有康熙二年(1663)作《洞天春霭图》轴、三年作《梅花书屋图》轴,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三年作《仿王维江干垂钓图》流入日本;同年作《秋林逸居图》轴藏旅顺博物馆;《秋山觅句图》图录于《唐宋元明名画大观》;七年(1668)作《仿古山水册》藏上海博物馆;《庐山高峰图》轴藏南京博物院;《溪山秋意图》轴藏故宫博物院

 

钤印:蓝孟之印、次公印

款识:乔岳春云。法董北苑法。时于广陵客舍。蓝孟。

 

明 蓝瑛 溪山曳杖图 绢本设色 180x62cm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学荆浩笔意,画远山横抹,近处山石巍峨,丛林杂树,古亭临溪,溪畔林间苍松下,一老者曳杖远望,觅句诗思,童仆捧砚而来,神情谨然。全图布局稳重,气氛清谧。

蓝瑛擅长山水、花卉、兰石,师法宋元名家,早年主要得力于黄公望,作品清简秀润,韩昴在《图绘宝鉴续纂》中说他:“画从黄子久(即黄公望),入门而醒悟。”中年自立门庭,上窥晋、唐、两宋,遍摹元代诸家笔法,集取优长,由此入门,始能各极变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马、夏,而且对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过。对黄公望的画悉心尤力。当代前辈沈周的画也热心师效。加之漫游南北涉猎既广,眼界自宽,故落笔纵横奇古,风格秀润。他的画风是从多方面变代出来的。晚年作品渐趋苍劲疏宕。画风又有多种面貌,有些作品笔墨含蓄隽雅,有些作品青绿重设色,画法工细,色调浓丽,愈老而愈工。晚年他的笔法益苍劲,颇类沈周。他兼工人物、花鸟、兰竹、俱得古人三昧。他虽力追古法,但能融会贯通,自成风范,对以后的明末清初绘画影响很大。

 

 

明 蓝瑛 溪山雪霁图 绢本设色 82.3 x28.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图的右上角,有蓝瑛题字:「天启叁年(1623)秋八月,倣王右丞(即王维)画法,蓝瑛。」透露这张画是他叁十九岁时,採用唐代王维的风格来创作的一件仿古作品。画面左上方的溪山被白雪覆盖,枝桠彷彿披上白衣,展现万千姿态。山巅和脉岭及岩石缝隙,则佈满了银白色晶莹闪烁的苔点。蓝瑛在画中运用石青、赭石、白粉不同的颜料,让丰富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表现雪后放晴山景瑰丽的景象。画中央有一条小河延伸到右下方溪岸。一位穿着红衣的文人坐在船上,望着这一片美景陶醉其中。这幅〈溪山雪霁轴〉景色清新绚丽,充满诗意画意,不禁让人想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明 蓝瑛 白云红树图 绢本设色 189.4x4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左上自识:“白云红树。张僧繇没骨画法,时顺治戊戌清和画於听鹤轩。西湖外民蓝瑛。”钤“蓝瑛之印”。顺治戊戌为1658年,时蓝瑛74岁。此幅用没骨法以石青、石绿色画山石,用朱砂画小草,树叶也用浓艳的红、黄、青、绿没骨点出,云用白粉渲染。画面色彩浓重丰富,却又典雅清新。自识“张僧繇没骨法”,实为画家自己独创的画风,此幅为蓝瑛青绿重彩画的代表作。

 

清 蓝孟 梅溪草堂图

此幅上绘远山寒林,薄雾轻漫,赏景草亭,坐落层岩古木之间。虽未写人,但隐士之风悠然可见。下写苍松古树,错落有秩;草堂茅庐,隐现其间,灵鹤起舞,古风盎然。此情此景,当为追慕先贤隐逸高雅之风而作。笔法秀润清丽,用墨淡雅恬静,构图疏密有秩,意境幽远超逸。为效法乃父笔意佳作。

题识:钱塘蓝孟。

钤印:蓝孟之印、次公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