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353 宋 马远 2

2019-05-14 10:56:19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马远(生卒年不详),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画家。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

 

马远(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期人,大约活跃于十三世纪初期),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曾祖、祖父、伯、兄及本人均为画院待诏。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马远的祖父随着高宗赵构南渡,所以马远是在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生长大的。他大致的活动时间在南宋光宗、宁宗年间。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山水始承家学,后学李唐而自出新意,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有“马一角”之称,是南宋“翰林图画院”中的佼佼者。与另外三位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夏圭在画史上合称为“南宋四家”。

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在钱塘(今杭州)。他的生卒和详细经历,很难查考。他为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约1190-1224 年)的画院待诏。马远的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一连五代都是画院画家。其曾祖马贲善画花禽、人物、佛像,形成“马家”风格之后,为北宋徽宗朝宣和画院待诏。祖父马兴祖是高宗绍兴年间的画师,精于鉴别古代文物,工花鸟,亦擅画人物。叔父马公显与其父马世荣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上无一不工,绍兴年间任职待诏,并获“赐金带”。其兄马逵也长于山水、人物,尤工花鸟画,造诣颇深。其子马麟工人物画、 山水、花卉,曾为画院祗侯。

  马远出身于绘画世家,家学渊源,自幼受艺术的熏陶,继承家学并吸收李唐画法, 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

 

 

 

宋 马远 松泉双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士人执拂麈坐于松根,溪涧泉石环绕于前,双鹊低飞饮啄,生意盎然。水色烟岚气氛,画面留出空白,表现旷阔之空间及浓郁诗意。人物衣纹细笔勾勒,松石简笔浅触。以斧劈皴表现坚石挺劲,松树枝枒笔势斜偃劲疾,有如屈铁,故有拖枝马远之称。马远,字钦山,山西河中人。南宋光宗、宁宗朝(1190-1224)为画院待诏,山水、花鸟、人物俱佳。本幅选自「名画集真册」第七开。

 

马远 山水人形图 36.4×19.2厘米

 

唐绘手鉴 笔耕园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马远 舟人形图 21.2×21厘米

 

唐绘手鉴 笔耕园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 马远 林和靖图

 

绢本着色 24.5×38.6cm

 

唐絵手鑑 筆耕園

 

南宋 马远 山水图

 

绢本墨画淡彩 28.2×38.3cm

 

唐絵手鑑 筆耕園

 

 

 

南宋 马远(传) 雕台望云图 绢本设色+25.4X24cm 波士顿美术馆藏

 

 

 

马远 松下闲吟图页

 

 

 

马远 秋江漁隱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 柳岸远山图页

 

美国波士顿艺术馆

 

 

 

马远 寒山子图页

 

 

 

马远 梅溪放艇图页

 

 

 

马远 邀月就梅图 大都会博物馆藏

 

 

 

马远 石壁看云图页

 

 

 

马远 溪桥策杖图对页

 

 

 

马远 白蔷薇图

 

 

 

南宋 马远 白蔷薇图页

 

绢本设色 26.2×25.8cm

 

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 高士观瀑图页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马远 江亭望雁图

 

 

 

马远 梅石溪凫图

 

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传)松荫玩月图

 

大都会博物馆藏

 

 

 

马远 月下把杯图

 

天津艺术馆

 

 

 

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对页

 

 

 

马远《水图》

 

《水图》,宋代,马远,绢本设色,手卷,纵26.8厘米,横第1段20.7厘米,第2-12段41.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水图》原为十二幅册页,后来合裱一卷,每幅均有南宋宁宗皇后杨氏题写图名,其中一幅缺半,故无图名。钟致帅曾将雪轩旧藏摹本依“寒塘清浅、洞庭风细、细浪漂 漂、层波叠浪、云生苍海、黄河逆流、云舒浪卷、长江万顷、秋水廻波、湖光潋滟、晓日烘山”为序,最后一幅无图名则以“仁者无言”代题,由平静到汹涌复归于 平静的旋律题写了一首七言诗《题水图古画》,并作有二跋。诗中每一句中都体现了宋宁宗皇后杨氏题写的图名,最后以仁者清怀言志,诗与图相得益彰、情景交 融。

 

南宋马远《水图》局部高清大图:引首篆书“马远水”

南宋马远《水图》局部高清大图:明代著名宰相李东阳题写的篆书“马远水”,落款“西涯”

 

 

马远《水图》第一幅:第一幅缺一半,无图名,画面上是密密的尖小细浪,远处的水波舒缓而轻淡,这是金秋季节里静谧的湖面。

《十二水图》马远对水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创造出来的形态美感和笔墨技能,都令人惊叹不已。如“洞庭风细”,波浪如鳞,不激不怒,近大远小以至 于水天一色,仿佛觉得微风习习,轻轻掠过了那开阔的湖面,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层波叠浪”是以颤抖的笔法,描写浪涛的起落,彷佛其下有蛟龙蛰伏。那 汹涌澎湃的气势,使人精神振奋而感到豪壮。“湖光潋滟”一幅,画家以轻快流畅的笔法,画出水波的跳动,浪峰无规则的排列,显然受到乱风的吹荡,即使画家不 染上红色,也使观者感到阳光明媚的杭州西湖景象来。“云舒浪卷”一幅,却又是另外一番境界。画家以凝涩的笔触,画出一个浪头,它彷佛咆哮着要腾空而起,天 空中黑云滚动,与水相接,更增加有如冲锋陷阵的气概。画面虽小,而气魄宏大壮观。其它各幅,都各有不同的笔法特点和意境,就留待读者自己体会。

 

 

马远《水图》第二幅:洞庭风细。起伏的线条组成细密柔婉的波浪,渐渐向远方淡化,最后虚幻成水天一色。湖面轻风习习,波浪如鳞,万顷碧波,浩渺无际。这是春明景和的洞庭湖。

 

马远《水图》第三幅:层波叠浪。大幅度起伏的波浪用粗重的颤笔画出,浪谷间卷起浪花。这是汹涌澎湃、向前奔腾的巨流。

 

 

马远《水图》第四幅:寒塘清浅。稀疏的线条回旋起伏,水边三两石头,水面流动感很强,显然这是溪流,而非清浅的池塘。画面上的水纹,让人联想到马远的另一幅佳作《梅石溪凫图》。

 

 

马远《水图》第五幅:长江万顷。流利的线条勾出的浪尖,都指向同一方向,远处的浪尖渐渐虚化。显然这是长江下游开阔浩瀚的江面。江水浩荡、平稳而又从容,有一种兼收并蓄的雍容大度,正顺着江风的吹拂,朝向大海奔涌而去。

 

 

马远《水图》第六幅:黄河逆流。粗重线条勾出的巨幅波浪,浪间卷起的浪花,都向前作奔涌抬升运动,又呈现向后逆涌之势。这是壶口那段的黄河水,浑浊、奔腾、激荡、咆哮,带着原始粗犷的生命力,挟雷霆万钧之势,正要冲破障碍向前倾泻。

 

马远《水图》第七幅:秋水回波。柔婉的双勾线波纹,贴水飞翔的白鹭,澔渺无边的湖面,袅袅兮秋风,湖水清兮波浪细。

 

 

 

马远《水图》第八幅:云生苍海。浪峰向前倾斜,后浪紧推前浪,云遮雾锁,涛声如潮。这是涨潮时的海浪。

 

 

马远《水图》第九幅:湖光潋滟。轻快的线条,画出无规则跳动的水波。春风细细,湖水盈盈。晴光下的山色,明镜里的波光,都在游人的桨声笑语里微微荡漾。这是西子湖醉人的柔波。

 

马远《水图》第十幅:云舒浪卷。云雾弥漫下的海面,前后都是涌动的波浪,中间用粗重凝涩的颤笔,画出一个抬起的浪头,正在发威咆哮。这是沧海中的洪波。

 

 

马远《水图》第十一幅:晓日烘山。红日、远山、晨雾。朝晖下的湖面浮光跃金,一片清新宁静的气氛。

 

 

马远《水图》第十二幅:细浪漂漂。鱼纹状的线条组成细密波纹,向远处渐渐虚化,几只海鸥在海面上飞翔,海面风平浪细、安静祥和。

 

 

明代李东阳行书题跋赞曰:右马远画水十二幅,状态各不同,而江水尤奇艳。出笔墨蹊径之外,真活水也。

 

 

 

明代吴宽题记:马远不以画水名,观此十二幅,曲尽水态,可谓多能者矣。全卿家江湖间,盖真知水者,宜其有取于此。戊申十月,晦日,吴宽,在海月卷题。

 

 

明代王鏊题跋:山林、楼观、人物、花木、鸟兽、虫鱼,皆有定形,独水之变不一,画者每难之。故东坡以尽水之变,唯独两孙。两孙死,其法中绝。今观远所画水,纡余平远, 盘回澄深,汹涌激撞,输泻跳跃,风之涟漪,月之潋滟,日之苟矗皆超然有咫尺千里之势, 所谓尽水之变,岂独两孙哉!

 

陈玉行书跋马远《水图》

 

俞允文行书《马远画水十二图意记》跋文全图

 

南宋马远《水图卷》

 

明代王士贞作《咏马远<水图>二十五韵》,其中有“上帝两带垂,长江黄河流。昆仑触天漏,下贮海一杯。震泽与洞庭,汇作东南沤。”《故宫日历》中评:此卷各段落,均以线条勾勒为主,专绘流水,江河湖海,各具情态,独树一帜,前所未见。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