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389 清 潘恭寿 4

2019-07-03 11:14:39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五十岁

 

潘莲巢仿《董文敏山水轴》。(纸本设色。高三尺八寸,阔一尺二寸八分。王梦楼题书于本身。)款曰“仿董文敏奉寄心农学长先生鉴正莲居士恭寿。”题云“一株老树立山根,万里淸江直到门。自棹瓜皮闲艇子,坐看归鸟返烟邨。莲巢近日作画深得力于香光烟云来往之妙,此幅乃余为心农大兄代索者,尤其经意之作。庚戌小春文治记。”见于《虚斋名画録》卷十。

 

潘恭寿作《松树丈幅》,上有王文治题云:“苍松原不老,灵石本延年。庚戌暮春日之望连巢居士画,梦楼王文治题。”镇江博物馆藏。

 

五月,潘恭寿生辰,王文治为作诗祝寿。

 

《梦楼诗集》卷十八《小止观斋集》:王文治作《潘莲巢以今年五月十二日五十生辰,唐耀卿写夏日卉草数种以赠,余缀以诗卽以为寿二首》:“五十看将过,萦缠漫到今。红情凭笔忏,白业与年深。漠漠烟含坞,纷纷翠点岑。生机随意取,应不畏霜侵。”“心缘慈得戒【莲巢与耀卿䕶生之心最切,顷俱受菩蕯戒】禅助画通灵。人有烟霞癖,毫含风露馨。李苏同一气,茅许各千龄。花径非予至,休教启玉扃。”

 

十月,潘恭寿作《戴安道破琴图轴》,自题云:“唐子畏仿李晞古画戴安道破琴图,晋书戴逵传逵少有文艺,能鼓琴。武陵王晞闻其能琴,使之召焉。逵对使破琴曰‘安道不能为王门伶人 ’乾隆五十五年冬十月获观唐解元之真迹于扬州旅馆,遂临一过为粉本。柏川二兄见而赏之,因题之奉赠。 弟恭寿并记。” 故宫博物院藏。

 

冬,潘恭寿作《仿石田山水卷》

 

《清·邵松年撰古缘萃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王文治题云;“ 莲巢居士初学山水沉湎其中者数十年,近日临仿古大家灵妙无阂矣。至前明沈石田苍劲古横令后人不能骤得,今莲巢仿之深得其用笔之处,是以志之。乾隆庚戌冬日。”见于)

 

潘恭寿作《林屋洞天图》轴。中央美术学院藏。

 

潘恭寿作《芭蕉仕女图》轴,辽宁省博物院藏。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五十一岁

 

此年,或前不久,潘恭寿临《赵文敏中峰禅师像轴》,

 

清·陆心源编《穰梨馆过眼续録》卷二曰:“身如天目山寂然不动。尊燕云洒法雨徧满十方界,化身千百亿,非幻亦非眞。觅赞不可得,为师作赞竟。至大二年正月人日弟子吴兴赵孟頫焚香谨文。”翁方纲题识曰:“‘截㫁红尘石万寻,冲开碧落松千尺。岩花朶朶水泠泠,杨柳一缾甘露滴。’此中峰自赞也。中峰名明本钱唐人所居曰幻住庵。少于赵文敏九岁。此像文敏系以赞,在至大二年,时中峯年四十七也。乾隆辛亥正月人日北平翁方纲。”王文治题云:“赵文敏写中峰禅师像真迹,余尝与潘君莲巢共观。莲巢戏临一本,竟可乱真。余因为临赵赞其上,皆不自署其名。笑谓莲巢曰:“聊作狡狯伎俩以俟后之善鉴者。”莲巢又临一二本,其赞皆莲巢自书。印章亦莲巢所摹,流转而至京师。翁覃溪先生果以为真迹,而题识之。后又归高旻禅寺,顷如长老邀余住寺中之篔筜,淸梦斋出以相示。余遂代莲巢发露欺诳之过,并自为发露云。时嘉庆辛酉淸明后二日七十二叟王文治。”

 

正月,潘恭寿作《临香光山雨欲来图卷》 上有王文治题云:“余藏董香光山雨欲来卷,无上逸品也,达池世讲爱之特甚,属莲巢临其画,余临其书。莲巢之画几欲乱真,余书恐不称耳。乾隆辛亥春正月梦楼居士王文治。 镇江博物馆藏。

 

十月,潘恭寿作《仿石田山居垂钓图轴》

 

清·庞元济撰《虚斋书画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影印本。自题云:“石田先生山居图。草堂只在南湖上,山光山色相与清,鸥鸟不未惶不起,落花风来读书声。辛亥十月之望,莲巢居士恭寿。”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五十二岁

 

八月,潘恭寿作《临石田秋山高士图轴》,款为“石田先生秋山高士图,壬子八月七日恭寿临。”王文治题云:“鸟外云中一草亭,此山千古镇青青,朝晖暮霭知多少,客我芒靰半月停。一杯苦茶竹荫下,尽目听他谡谡风,坐久无语浑欲睡,忽惊天乐奏空中。莲巢此画深得秋山高洁之趣,非日住山中者不能作,梦楼。”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五十三岁

 

五月,潘恭寿作《临董文敏没骨山水轴》

 

清·庞元济撰《虚斋书画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影印本款为“癸丑五月雨后临,恭寿。”王文治题云:“香光此画全似鸥波,莲巢临仿又直逼香光,宜为如长老所爱玩也,王文治。”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五十四岁

 

五月九日,潘恭寿作《佛像图》轴,绢本设色。题跋:“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无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乘亦无边。四十八颐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乾隆五十九年岁在甲寅五月九日沐手敬书于苍筤馆。优婆塞弟子王文治。”

 

潘恭寿卒,年五十四。王文治跋唐耀卿为潘恭寿所作《莲巢小像》

 

王文治《梦楼诗集》乾隆六十年刻本:“谓古今之高人友谊中未可多得者也,悲夫!”莲巢弱冠时,余见其作画,不入时蹊。即每与之论书议,余不知画,聊以书格通之。余又谓:‘画理出于书卷,必得深入古人一种书,乃能用之不穷,泛为涉猎,每益也。’莲巢于是发奋读史记,经年精熟,落笔遂迥异时流矣。适家蓬心由中书舍人授宜昌司马,途出京口,屡至余家,莲巢因受业焉。数载后,莲巢之画遂亦绝伦轶群。今年甫五十四岁,忽示疾而逝。寸缣尺楮,贵如拱璧。余每见,辄低徊不忍释手。兹唐君耀卿,以其画像见示。盖其生时所摹。而图中树石衣履,皆其所自作也。图作僧服,盖莲巢皈佛有年,曾于高旻如公澄长老所受菩萨戒。呜呼!如莲巢者可。

 

时潘恭寿与张崟、顾鹤庆、蔡嘉等称 “丹徒派”。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乾隆六十年(乙卯年刊本)自然盦刊本卷二:蔡嘉字松原,丹阳人,花卉山石翎毛称逸品。予尝于黄园观所画扇面《豆棚闲话图》村落溪山茅屋里含(舍)人物须眉神理具足。

 

彭郎峰编《历代画史汇传》卷十九扫叶山房刊本:蔡嘉字松原,丹阳人。花卉人物称逸品,须眉神理俱足。(扬州画舫录)

 

彭郎峰编《历代画史汇传》卷十九扫叶山房刊本:张自坤,号此亭,丹徒人。花卉有王谷祥风致。

 

张崟字宝岩,号夕菴,自坤子。宗宋元大家。得石田苍秀浑噩之气,神佛亦超逸。

 

张深字叔渊,号浪客,崟子。邑诸生。写生逼真瓯香。

 

林木、李来源 《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乾、嘉年间,在江苏镇江地区,崛起了一批画家,他们不同于金陵八家,也没有陷入娄东派的窠臼,而是自辟蹊径,自称一派,画史称为“丹徒派”、也称为“京江派”、“镇江派”或“东江画派”。其代表人物为张崟。

 

张崟(1761-1829),字宝岩,号夕庵,别号且翁、夕道人,晚号城东蛰叟、观白居士等,祖籍江西,迁居镇江。终身不仕。工山水、花鸟、人物,尤以山水著称。所作山水,多为镇江一带风景。成熟期画风用笔浓重,气韵沉郁,尤其善于用点,如镇江市博物馆藏《山静日长图》轴。还长于画松,常将松树作为山水画中的主体描绘,干直叶茂、充满生机,形成庄严挺秀的独特风貌,被世人誉为“张松”。如藏于镇江博物馆的《草木生云图》轴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顾鹤庆(1766-?),字子余,号弢庵,镇江人。工诗书画,有三绝之称。为人狂放,安于守贫,与张崟为莫逆之交。长于山水,尤善画柳,与张崟并称“张松顾柳”。传世画迹有镇江博物馆藏《秋柳渔溪图》轴等。

潘恭寿(1741-1794年),字慎夫,号握篔,又号莲巢,中年归依佛门后,法号达莲,镇江人。早年拜王宸为师,后经王文治指点,中年时即负盛名。工于山水,其山水章法别致,用笔苍劲, 融汇明清诸家之长。传世画迹有藏于中国美术馆的《烟云阁图》轴等。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