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4341 清 任伯年 19

2019-11-30 15:52:16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他的杰出艺术成就受到世人瞩。

 

1 寒鸦茅屋 立轴 设色纸本

 

2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

 

3 山水人物 镜心 纸本 1887年作

 

4 山水 立轴 1888年作

 

5 溪亭秋霭图

 

6 山水 立轴

 

7 山水 立轴

 

8 仿清湘笔意 水墨纸本 1868年作

 

 

9 柳溪隐居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886年作

 

  任伯年的人物、花卉上溯陈老莲、恽南田、华新罗等笔意,随手挥洒、自成而目。山水作品流传较少。此作用笔飞动,以气韵为胜的柳荫,繁而不乱,隐现其中的房屋和淡淡的远山,衬托一片江南景色。十分完美地吸收了石涛、八大的用笔用墨,风格清新明快。

 

10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1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892年作

 

12 看云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看云图》在构图的形式美上,生动有力地表现着新的立意、构思。看云的高士处于画幅中间位置上,岿然独坐,如山峰一般。在高士与山峰的对比和联想中,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构图,从而显得更加突起和空灵。

 

 

13 西江竹楼 立轴 1885年作

 

14 水榭观云 立轴 光绪甲申(1884年)作

 

15 山雨欲来风满楼 纸本设色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此画似乎有些模糊不清,前景山石淡墨为之,唯山石后的树叶一片黑色,屋舍被右倾的树丛掩盖。整个画面给人气势渐大,大雨将临之感。画上题跋:“伯年此祯写山雨欲来风满楼诗意,深得石涛三昧……”

 

16 山水 立轴纸本

 

17 写唐解元笔意 立轴 设色纸本

 

18 湖上草堂图 手卷 任伯年 周闲 顾沄等

 

19 仿蓝瑛山水 立轴

 

20 雨后秋山图 立轴 水墨纸本

 

  作为早期海派的重要人物,任伯年於花鸟、人物等画科皆有独特造诣,惟其所绘山水,存世极少,故不为常人所知。本幅《仿蓝瑛山水》,绘数株乔木葱郁,一泓清泉淙淙。全作逸笔草草,纯为遣兴之作,故画家自题:“仿蓝田叔,略有所似否”?字里行间,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21 云山古刹图 立轴 1888年作

 

22 烟水芦荡 立轴

 

 

23 山 水 轴

 

24 秋山策杖图 纸本设色 纸本设色 天津市博物馆藏

 

 

  此画着重描绘秋山胜景,在画的中部绘一策杖高士,正陶醉于青山胜水间。画家以高妙的笔墨技巧将画面经营得分外妖娆,更突出了宇宙之空寥,山峰之险峻,更渲染了全幅诗意般的氛围。

 

25 临江迟妹图册 册页(五开)水墨纸本 1886年作

 

26 赤壁夜游 镜片 纸本设色 甲午(1894年)作

 

27 赤壁游 镜心 设色纸本

 

28

  此画参苏轼的《赤壁赋》意而创作,表现了夜游赤壁的意气风发。此画以勾勒、点缀、泼墨等笔法交替互用,赋色鲜活明丽,画面整体而无琐碎之感。

 

29 泉塘观潮图 镜心 纸本

 

  任伯年的《泉塘观潮》斗方,是作者晚年写生精品之作,描绘的是由海洋的潮汐通过钱塘江喇叭形的入海口而形成的自然景观。潮来时,江面上波涛汹涌,拥峰叠雪,蔚为壮观。

 

30 任伯年的绘画艺术

 

 

31 任伯年的绘画艺术

 

 

32 ]任伯年的绘画艺术

 

33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

 

34 鹿车图 1882年作

 

35 鹿车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889年作

 

36 人物 立轴 水墨纸本 光绪癸巳(1893年)作

 

37 大禹临流图

 

38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

 

39 崖间远眺 镜框 设色纸本 1892年作

 

40 竹岩吟诗

 

41 竹林赏砚

 

42 桐荫纳凉

 

43 倚石观溪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