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2031 明 祝允明 《乐志论草书轴》
释文: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难,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珍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风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操,发清高之妙曲。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凌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志入帝王之门哉!右书乐志论。枝山祝允明。
此为苏州博物馆藏“联璧奇珍”之一,即集明代吴中书画大家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唐寅沈周《行书五律诗轴》、文徵明《草书七绝诗轴》、祝允明《乐志论草书轴》、唐寅《行书七律诗轴》四大家书法字轴成一堂。书画鉴藏家钱镛藏有祝允明晚年草书《乐志论》轴,后其妻舅吴湖帆又陆续赠与尺幅相近的文徵明草书轴及沈周行书轴,遂倡议再配以唐寅字幅,则集明代吴中书画大家字轴成一堂。沈字轴固以难求,更何况唐字轴,遑论尺幅相匹!所幸《过云楼书画记》著录有唐寅行书轴。钱经与过云楼后人顾公硕商议,各出所藏,合成一堂,以为完璧,捐献苏州博物馆,遂有此联璧奇珍。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幼就聪慧过人,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弘治五年(1429)中举,以后便久试不第,正德九年(1514),他被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能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和唐寅意气相投,玩世狂放。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他的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俯,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他的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人称:“枝山草书天下无,妙酒岂独雄三吴!”《名山藏》说:“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认为:“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褚(遂良)公。”
祝允明代表作是《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