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2054 明 祝允明 《草书李白五言古诗卷》

2020-01-30 16:59:32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祝允明《草书李白五言古诗卷》 上海博物馆藏

 

卷后有吴湖帆题跋 “甲午(1954)消寒,与王文恪《手书诗》卷同获观数青草堂,吴倩。”并钤有“湖帆鉴赏”印章。“数青草堂”是钱镜塘的斋名,可知此卷当是吴湖帆为钱镜塘进行品鉴的藏品。时已成为海上画坛盟主的吴湖帆对于比他小十多岁的钱镜塘颇有提携之恩。通过与吴湖帆的交往,钱氏提高了鉴定眼光,二人被誉为海上“鉴定双璧”。

释文: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液。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黄犬成叹息,绿珠成衅仇。

 

何如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西岳莲花峰,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子,吾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

 

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款署:枝山老人书李谪仙数首。

 

 

卷后有吴湖帆题跋 “甲午(1954)消寒,与王文恪《手书诗》卷同获观数青草堂,吴倩。”并钤有“湖帆鉴赏”印章。“数青草堂”是钱镜塘的斋名,可知此卷当是吴湖帆为钱镜塘进行品鉴的藏品。时已成为海上画坛盟主的吴湖帆对于比他小十多岁的钱镜塘颇有提携之恩。通过与吴湖帆的交往,钱氏提高了鉴定眼光,二人被誉为海上“鉴定双璧”。

 

祝允明(1460-1526) 字希哲、晞喆。因右手多生一指,故自号支指生、枝指生、枝指山人、枝山、枝山居士、枝山樵人等。世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幼就聪慧过人,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以后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弘治五年(1429)中举,以后便久试不第, 正德九年(1514),他被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在岭南五年,后升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正德十四年(1519)年称病还乡。他的仕途与他的祖辈和儿子来说,都相差甚远,实际上他是一个不得意的文人。他和唐寅等人意气相投,玩世狂放。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 “吴中四才子”。晚年,他喜独居作诗文,崇尚魏晋风流和禅宗,生活更加放浪形骸而不乐拘检,甚至玩世不恭,在吴门派中,他算最具有文人特质的一位。

 

  祝允明父为徐有贞女婿,自己又是李应祯之婿,祖父祝颢为进士,曾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受到多方面的熏染。《明史.文苑传》称其“能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

 

  他的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其书《出师表》谨严浑朴。晚年,临写《黄庭经》不注重点画的形似,而结构疏密,转运遒逸,神韵益足。嘉靖末的书法家王樨登说:“古今临《黄庭经》者,不下十数家,然皆泥于点画形似钩环戈磔之间而已,......枝山公独能于矩绳约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他的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人称:“枝山草书天下无,妙酒岂独雄三吴!” 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认为:“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褚(遂良)公。”

 

  代表作有《草书贾至大明宫早朝诗轴》,《箜篌引(即草书曹植诗手卷)》和《赤壁赋》等,流利洒脱,奔放不羁。《名山藏》说:“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