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2256 明 黄道周 《孝经颂》

2020-04-04 12:03:04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黄道周《孝经颂》纸本楷书 23.4×12.7cm×23 页 崇祯十四年(1641年)天津博物馆藏

  《孝经颂》款署“崇祯辛巳元冬黄道周颂并书于白云之库”后又“十月初七日再顿首识”,考,崇祯辛巳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黄道周仍羁于狱中。在狱中,黄道周“时时为书《孝经》以当役钱,凡手书《孝经》一百二十本,皆以狱卒持去,散尽无余。”直至崇祯十四年腊月谪戍辰阳,此篇正是狱中之作。  

  此书法取法钟繇,具有古厚奇崛风韵,笔法简直,结构多用古隶奇字,又有老拙之韵味。

 

黄道周(1585-1846),福建漳浦县铜山所人,字幼玄.号石斋,自幼聪明好学,少年时就有“闽海才 子”之誉.天啟二年中进士,先后任明天啟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禎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南明弘光朝 吏部侍郎、礼部尚书,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和兵部尚书等职。他是在明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激烈的时 刻登上政治舞臺的。他秉性耿直、言辞严厉,故屡遭贬謫.先后有“平臺抗辩”和“廷杖之厄”而声震朝野。晚年, 他受命於危难之时,自请募兵北上抗清,在江西境内终因后援不继,孤军深入而失败,被俘押至南京,并於顺治三年 (1646)三月初五就义,临刑前,他咬破手指,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其氧骨节义 於此可见一斑。 
  黄道周一生都在维持着他的道统常网,崇禎十年(1638)七月,他与崇禎皇帝在平臺(皇帝内廷)因杨嗣昌 不服父丧的问题上进行面对面的论争,抨击杨嗣昌不守服丧的孝道.从而得罪了崇禎皇帝,结果是贬道周六秩,并调任 為江西布政司都事,这实际上是流放。崇禎十一年(1639)冬,当时任江西巡抚的解学龙调任南京兵部右侍郎,第 二年春天,解在离任前举荐了黄道周,并对他推崇备至。“帝遂发怒,立削二人籍,逮下刑部狱,责以党邪乱政.并杖 八十”。於是黄道周与解学龙各杖八十发西库司,又移至北司严刑拷问,道周卧病八十餘日,抱足扶首,仅能起立。这 时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据《黄道周年谱》载:“先生既以清苦闻天下,诸狱卒皆不敢有望,於先生惟日奉纸札丐先 生书。先生时为书《孝经》.以当役钱.凡手书《孝经》一百二十本,皆以狱卒持去。”黄道周崇禎十三年(1640) 8月入狱.第二年底謫戍辰阳,约在狱中呆了十五个月.平均每月要写近十部《孝经》,而每部《孝经》有三千字 左右,这是一件不断重復而十分浩繁的事情,但我们所见的所有黄道周小楷《孝经》无一不是恭谨不苟的作品。黄道周 在创体难支、身处如“椰子大”、“不见三光”的狱中斗室裏,為什么如此不厌其烦地抄写《孝经》呢? 黄道周曾在 《孝经大传序》中言:“臣观《孝经》者,道德之渊源,治化之纲领也,六经之本皆出《孝经》。”黄道周认為、孝乃 天之经,地之义,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可以用孝立身理家,认為忠是孝的发扬 和扩大,孝悌之至就能“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可以说“孝”是黄道周从政二十年中所不遗餘力维护的政治 伦理哲学的核心,这是他用生命和鲜血所维护的道统纲常。黄道周狱中所书一百二十本孝经实际上是一种笔諫,是他的一 种政治宣言。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