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2299 明 黄道周 《登岱诗卷》行书
释文:戊寅九月,予與趙景之、劉晉卿同出國門,約以十月登岱,既予扁舟導河甚迅,夜過德安,遂倍道先馳。至岱五、六日,遲二公不至,遂先渡江,時奴已入口輦下戒嚴,二公踵發泰安,不復留連。先後余商邈焉。隔歲,彼此鱗羽亦復縑稀,至己卯歲除,浦城丁明鴈始緘得景之登岱詩,汪洋舂容終夜讀之,不復能寐。是夕守歲,因作寄景之詩四章,並為登岱歌,空山哀吟,幸無鄰人動其驚歎。得小卷書之,萬里經年,異情異事,唯吾三人,興言永矢,未能忘也。
嗚嘑泰山!爾閱天下奇事有多少?七十二后駼龍服鳳爭翱翔,豈有臊奴垂鞭立馬登缥緲?崇禎戊寅玄冬中,胡塵沓合天地杳,畿南橫掃五十城,城東白日啼妖鳥,遂有胡雛騰介丘,鷹眼斜窺齊魯小,此事古今能幾何?十六宅王誰為多,乾坤即未變龍血,大麓險欲颺鰈波。其先亦有小臣稷,昌言痛哭動宣室,欲斫右臂斷匈奴,不取民脂餌耶律,上前畫地如畫沙,云奴不來摩奴牙,搏兔既非鵝掌力,斬馬空用雞拳拏,言出自知身見逐,牽舷正在潞河宿,傳聞奴騎已破關,棘門霸上啼潺湲,嗚呼人才但如此,徒令拊髀歎天子。
當時唯有趙公與劉公,董史南史精神同,驅車先後出門去,一日頓使明庭空,十月俱在濟南道,車書如線縑聞報,登高望遠生百憂,我行回首但浩浩,揣知二公別我時,云我當在,秦觀日觀相因依,於今不在黃華滴水,必在摩崖石下看斷碑。果然後旬日,二公亦已造彼吟新詩,徘迴顧我不可見,盪胸決眥,徒與火齊,含翅爭權奇,二公屐齒猶未滅,泰山膚寸幾流血,封壇青瓦插羽旗,禮殿齋宮焚綿縑,嗚呼遇合亦有期,山靈人靈空相思,嚮不當時拔地一相見,異日那得泰山識生面,感君意、誦君詩,鬼神天地共知之,人生拳勺各安土,豈必手排天索撼天鼓,重華東來不可追,鞭石疑煇安足數﹖皇王圭璧飄秋風,野夫瓦礫堆春土,瓦礫亦不茸,圭璧亦不豪,飄風亦不窪,堆土亦不高,譬如中夜擁衿看日出,東海西海處處同,升沒豈有此處獨?能描日骨天眼大、人眼小,寧從火裏畫飛龍,不向水中貌奔鳥,我來亦曾獨拍洪崖肩,擁罏掃雪日臺前,雞鳴湧地敷紅箋,食頃貼天如含錢,浮雲乍起同草眠,蜃樓寶氣復何憐﹖跳身高空日月巔,慎勿侵凌北斗權,天子自能旋坤乾,回思泰山可晏然。
右和景之先生登岱詩錄上,發慨不在韻事也。道周頓首。
當泰山歸時,憶景之晉卿玄子有五言四律已逸其草,除夕得所寄來歌并感近況復作四章已書□□更附於此,展卷之餘,聊復相念耳,道周頓首。
怪作千秋夢,依然是去年,離思穿鳥陣,歸路託漁筌,因病捐微祿,無才了薄緣,非君扶太教,我似未安眠。
各領名山去,仍留土室身,不知祠竈樂,孰與讙園親,到底乖時務,從頭愧道民,應憐搖落者,無意動香塵。
已消猿鶴障,不惹北山詩,豈敢攖物語,因辯息眾機,孤流自浩浩,白馬任非非,瀉水除新暈,溺灰破金圍,為言王仲孺,頗亦念牛衣。
右長歌并四詩錄上以景翁教正,庚辰元日 弟黃道周書撰
黄道周(1585-1646) 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明代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明末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民族英雄。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谥忠烈。
黄道周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今莆田山牌村),是福建莆田始祖唐进士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公三十世孙、兴化军城始祖北宋会元郑獬榜传胪进士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谥文正黄中庸二十一世孙、宋隆兴癸未特奏进士潭州知府黄丰十八世孙。黄道周乞言自序状云:“先代从莆田徙居铜海(今福建省东山县)再世矣。”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著作甚丰。《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现存诗两千余首,被俘后“见三光”的牢室中所作三百多首诗,出自忧愤,最为感人。
他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他的楷书主要学习钟繇,比起钟繇的古拙厚重来,更显得清秀、飘逸。黄道周善楷、行、草诸体书,又工隶书。他的楷书,如《孝经卷》、《张溥墓志铭》,字体方整近扁,笔法健劲,风格古拙质朴,十分类似钟繇楷法。不同处是,钟书于古拙中显得浑厚,黄书则见清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他的行草书,如《五言古诗轴》,大略类其楷书的体势,行笔转折方健,结字欹侧多姿,朴拙的风格同样接近钟繇。他的隶书正具有“清截遒媚”的特点,不如楷书那样古拙清刚。从黄道周书论中,反映出他对魏晋书法是比较倾心的,尤其对钟繇、索靖等具有古朴书风的书法更为欣赏,而对其当代书法,如董其昌的书法,则并非如此。
清初宋荦说:“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漫堂书画跋》)道周亦能绘画。
徐霞客评他“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概括其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 明史赞:“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
乾隆帝亦说他:“不愧一代完人”。
《四库全书·黄道周儒行集传》序:以直节清德,见重一时”。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杨嗣昌、陈新甲、方一藻皆有家丧,崇祯帝依旧“夺情”起用。对此,黄道周连上三疏,指责此三人不忠不孝。顾诚《南明史》评价刘宗周和黄道周皆非栋梁之材。他们“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
继室蔡玉卿,书法似黄道周,小楷孝经为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