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497 明 孙隆

2021-03-03 10:47:37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孙隆,生卒年不详。明画家。一作龙,字廷振,号都痴,毗陵(今江苏省常州)人。宣德中曾为翰林待诏。擅画翎毛、虫草,不作墨线,纯以色彩点染而成,谓之“没骨“,别具一格。亦善山水。画翎毛草虫,全以彩色渲染,生动鲜活,饶有机趣,自成一家,对后代影响很大。

孙隆,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就是开国功臣孙兴祖之孙。祖辈的功劳并没有恩泽到孙隆身上,好在孙隆自己发奋图强在书画方面造诣为自己赢得了成功。宣德年间入值内廷,最高时做到了翰林院待诏。在花鸟方面尤其擅长,有徐熙、赵昌“没骨图法”的神韵,对后世泼彩写意影响深远。

孙隆擅画翎毛、虫草,不作墨线,纯以色彩点染而成,生动鲜活,饶有机趣,称之为“没骨法”对后代影响很大。同时孙隆在山水方面也很擅长,有宋代米芾的风采。

 

【名称】明 孙隆 芙蓉游鹅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59.3cm,横84.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图中一狮头大鹅,侧身临溪立于芙蓉花石之下,形态生动,栩栩如生,仿佛似闻其鸣。芙蓉偃斜上伸,仰拶风露,意态雅逸。鹅用勾染法,花用点染法,枯润织浓,掩映相发,挥朴清丽。将勾、染、点有机地融于一体,既潇洒放逸,又秀丽典雅,寄新意于法度之中,得妙理于豪放之外,风格独异。

 

无款。钤朱文“孙隆图书”、“金门侍御”、“开国忠敏侯孙”三印。

 

 

【名称】明 孙隆 花鸟草虫图

【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绢本,纵22.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共有十二开,现存于上海博物馆,都是以写意的手法,写生花鸟草虫。画中直接以笔着色渲染点画,不见钩勒之笔,简括疏略,挥洒纵横,笔不到而意连,线不写而韵生,设色淡雅,为大写意花鸟画之先声。在此选其中二开,可见其写意草虫花卉的功力。

明代绘画可谓百花齐放,门派林立。得益于经济的繁荣画家不再是达官贵人的专属艺术品,普通的中产阶级的审美造就了众多绘画艺术的繁荣。明代中后期出现大量以绘画为生计的画家,极大的丰富了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开国忠愍侯孙兴祖之孙,宣德(1426-1435)间入值内廷,曾为“金门侍御”(翰林待诏)。生性颖敏,有仙人风度。

工画花鸟,得徐熙、赵昌“没骨图法”,所绘禽鱼草虫不先勾勒定形而直接以色彩点染物象,此一画技可谓另开蹊径,自成一家,丰富了花鸟画传统技法,对后世泼彩写意影响深远。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01 上海博物馆

亦擅山水,宗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

画翎毛草虫,全以彩色渲染,生动鲜活,饶有机趣,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很大。

从艺活动约在永乐、宣德、正统间,与林良(1416-1480)同时。传世作品有《雪禽梅竹图》轴、《芙蓉游鹅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花鸟草虫图》卷藏吉林省博物馆;《花鸟草虫图册》十二页藏上海博物馆;《牡丹图》册页藏辽宁省博物馆。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02 上海博物馆

没骨(mò gǔ)(法)画 :中国画传统花卉(花鸟)画的一种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

没骨的“没”字,即淹没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03上海博物馆

作画时,要求画者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在书法里把笔锋所过之处称为“骨”,其余部分称为“肉”。没骨画将墨,色,水,笔融于一体,在纸上予以巧妙结合,重在蕴意,依势行笔。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04 上海博物馆

虽然孙隆并不出名,而且其作品传世非常少,为什么还要写他,是因为他有自成一家并深刻影响到后世绘画创作的”没骨法“,虽然说”没骨画法”并不是他独创,但是他却发展和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对后世影响很大。张大千的画就类似于他的泼墨没骨法。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05 上海博物馆

最为典型就是上海博物馆藏的《花鸟草虫图册》,又称《写生册》,是最难体现他这一画法的作品。

上海博物馆藏的《花鸟草虫图册》是以湿笔点写的方式加以表现。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06 上海博物馆

明代院体画家中,孙隆的作品可谓独树一帜,他的传世作品很少,但在画史上却是绕不开的人物。一般认为孙隆的没骨法与前后代之间技法关联不明确,有关孙隆的师承、影响与传承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07 上海博物馆

但是其没骨法中有许多可以借鉴并发展的元素。孙隆的没骨法以写意笔法见长。但有时也会结合一些渲染技法,他的传世作品故宫博物院藏《芙蓉游鹅》就是很好的一例。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08 上海博物馆

是学习没骨画法临写的最佳参考资料。其技法有以下特点:

充分利用绢本的设色特点,控制色、墨、水的比例。绘画不是靠具体的理论数据来解释的,所以学习者应多体会笔墨变化的手头感觉。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09 上海博物馆

绢本不吸水,墨色会随水分流动,所以与纸本的水分控制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在笔蘸有复色时,要使不同颜色在水的流动作用下融合得恰到好处。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10 上海博物馆

要在关键的结构处留出空白,仔细观察这几件作品,特别是的在鸟翅,石榴开口处等具有明确结构特征的地方,所以这些小空白即是反应笔意、笔势的痕迹,也是物象结构特征的体现。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11 上海博物馆

在半干的情况下趁湿加以重色、重墨进行点提、勾勒。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12 上海博物馆

因孙隆的没骨法设色较淡,要依靠极少的重墨强调结构。所以在水分未干时就要将重色点上,才能避免结出生硬的边界,同时要避免过多的水分积在绢上,适当地用干笔吸走多余的水分。

 

【明 孙隆 芙蓉游鹅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纵159.3厘米,横84.1厘米。

本幅无款识。钤朱文“孙隆图书”、“金门侍御”、“开国忠愍侯孙”三印。

图绘池塘草畔,一只狮头大鹅大鹅昂首前望,侧身临溪立于地芙蓉花石之下,形态生动,栩栩如生,仿佛似闻其鸣。芙蓉花叶用先点后勾法画成,墨、色相间,仰挹风露,意态雅逸。

鹅用勾染法,花用点染法,枯润线浓,掩映相发,浑朴清丽。

太湖石以没骨法渲染。鹅则兼用没骨与勾勒,以淡墨线勾勒轮廓、羽毛,淡墨渲染花色,朱棕赭石填染咀和掌,造型严整,笔致工细。整幅画不拘泥于细节的刻画,而是从整体出发,着力表现白鹅、芙蓉的生动神态。

将勾、染、点有机地融于一体,既潇洒放逸,又秀丽典雅,寄新意于法度之上,得妙理于豪放之外,风格独异。

在画法上,作者将写意与写形、没骨与勾勒、水墨与淡彩融为一体,和谐地统一于图画之中。这种画法的渊源,应为宋、元以来水墨写意花鸟技法的发展和变异,是孙隆的一种创造,开写意花鸟画之新风。此图为其存世佳作。

 

【明 孙隆 雪禽梅竹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纵116.5厘米,横61.2厘米。

本幅无款署,钤“开国忠愍侯孙”朱文印。其上有“无竟五十以后所得”收藏印,右下角钤“山阴任氏珍藏”、“振庭古缘”收藏印。

花鸟题材的作品中,表现雪景的并不很多,因为四季中冬季景色最为单调,绘画受到限制。此幅独辟蹊径,画一枝古梅于雪中绽放,引来麻雀在枝头欢叫。几朵幽淡的梅花,几片尚绿的竹叶,几只活泼的小鸟,在冬日萧瑟的雪景中透露出勃勃生意。

 

【明 孙隆 花鸟草虫图册】 上海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 22.9x21.5厘米,此图册共有十二册,花鸟草虫直接以色彩随笔点染,用墨极少,不事勾勒,用笔简洁泼辣,洒脱自如、形神俱佳。

依次写出西瓜、藤蔓、紫茄、莱菔、睡莲、杂草及野卉之属,简括疏略,挥洒纵横,笔不到而意连,线不写而韵生,其间以精细之笔绘田鼠、青蛙及草虫,生机勃勃,充满田园景趣,情调温馨淡雅。

特别是运用水色交融和“空白”晕染等手法,达到美妙的艺术效果。为大写意花鸟画之先声。

 

【明 孙隆 蝉图】

 

【明 孙隆 双猿图 】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