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兜底动态 > 正文

子柔李刚:画大唐 说大唐系列13 经济特区:大唐敦煌的繁华长卷

2025-06-19 11:50:49   

撰稿:子柔李刚   审稿:高润祥
  
在大唐盛世的版图上,敦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这座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城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开放包容的政策,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枢纽,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规格:180 × 97 cm(15.71平尺)  
释文: 《唐人马球图》  甲辰秋日子柔李刚画
钤印:子柔之印 李刚书画 润祥鉴赏
润格:唐人打马球系列20000元人民币/平尺
雅韵、祝寿、春行、射猎等系列6000元人民币/平尺
书法系列:2000元人民币/平尺
 
 
作为丝路贸易的中转站,敦煌堪称当时的“经济特区”。每日,来自中原的丝绸、瓷器,西域的香料、珠宝,中亚的良马、毛毯,都在此汇聚交易。街道上,驼铃声此起彼伏,粟特商人牵着满载货物的骆驼,波斯商队赶着装饰精美的马车,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东市的“胡商邸店”里,异域风情的商品琳琅满目,不同语言的叫卖声交织成独特的市井旋律。当时的敦煌,甚至出现了早期的“汇兑业务”——“飞钱”,方便商人们进行长途贸易,其金融创新程度令人惊叹。
 
敦煌的繁华,更镌刻在莫高窟的壁画与藏经洞的文书中。第220窟的《胡商遇盗图》,生动还原了粟特商人途经敦煌时的真实场景;第103窟的《维摩诘经变》,让头戴尖帽的突厥人、身着长袍的波斯人、肤色黝黑的南亚人同框,展现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敦煌文书中,不仅有《唐天宝年代敦煌市肆账》这样的商业记录,还有《梵汉双语佛经》等珍贵文献,见证着佛教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行走在大唐的敦煌街头,处处可见繁华的生活图景。党河畔,完善的水利系统滋养着片片绿洲,让这座沙漠之城有了“塞外江南”的美誉;夜幕降临,夜市灯火通明,“胡姬酒肆”中,波斯葡萄酒的醇香与西域女子的歌声交织,引得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在这里,中原的礼乐文化与西域的胡风胡韵相互碰撞,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大唐时期的敦煌,不仅是经济繁荣的象征,更是文明对话的典范。它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丝绸之路的漫漫征途,见证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历史长河中不朽的传奇。
 
 
规格:180 × 97 cm(15.71平尺)  
释文:《梅影禅意 慧心养性》 乙巳春日子柔李刚画
钤印:子柔之印 李刚书画 润祥鉴赏
润格:唐人打马球系列20000元人民币/平尺
雅韵、祝寿、春行、射猎等系列6000元人民币/平尺
书法系列:2000元人民币/平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杨静:禅联禅书禅意人生 15 雪岭浮云白 烟江落日圆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