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藏 我兜底 兜底儿网
你收藏我兜底儿
当前位置:兜底推荐首页 >> 供您欣赏的作品推荐 >> 宋人小寒林圖

宋人小寒林圖

2012-02-19 14:30访问数:0 

 

小寒林圖
宋 宋人
絹本 淺設色畫 軸 42.2x49.2 cm  

 

此幅〈小寒林圖〉並無名款,以畫風論,為北宋李成一系「寒林平遠」山水。郭熙曾自述:「作平遠於松石旁,松石要大、平遠要小,此小景也」,可見此類作品亦屬小景畫的範疇。由於北宋中期,歐陽修開始倡導「蕭條淡泊」的文藝美學,因此被認為具有「蕭疏」、「清曠」意趣的寒林小景,受到士大夫高度的讚揚與喜愛。

 


特徵說明

〈小寒林〉的構圖採取「平遠」形式。依照郭熙的說法:「作平遠於松石旁,松石要大、平遠要小」,其原則是先以近觀的視點來描繪近景的松、石母題,再讓其兩側的景物以平遠推移的方式急遽縮小,形成明顯的對比,這也是劉道醇形容李成畫:「近視如千里之遠」的根據。

韓拙曾經描述畫「寒林圖」的要訣為:「務森聳重深,分布而不雜,宜作枯梢老槎,背後當用淺墨以相類之木伴為和之,故得幽韻之氣清也」,非常適合來形容〈小寒林〉。此圖表現木葉脫盡、蕭瑟寒林之意趣,可謂得自「氣象蕭疏、煙林清曠」的李成一派真傳。

本幅畫石,如米芾對李成的形容:「淡墨如雲霧中,石如雲動」。進一步比較郭熙的〈早春圖〉(1072),以淡墨臥筆、層層皴染坡石,筆法自由靈動,〈小寒林〉的墨色晦暗、沉重,顯得較為古拙,成畫時間應不晚於十一世紀末。

此幅右上角畫有一群鴻雁,筆墨平板、單薄,與全幅不類,疑似出於後人補綴,不過也有學者根據鴻雁母題,認為此畫可能是宋迪畫〈瀟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因而改定這幅畫的作者和標題。

畫面左下角畫兩策杖老翁且行且談,一童挑擔相隨,與現存郭熙〈樹色平遠圖〉(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上所見相似。此類畫題,在士大夫眼中別有寓意,其與平遠山水結合,可以成為一幅感傷的詩意圖,如蘇軾題詩云:「離離短幅開平遠,漠漠疎林寄秋晚,恰似江南送客時,中流回頭望雲巘,伊川佚老鬢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陽」。


印鑑說明

宣文閣圖書印  元內府印  
(典禮紀察)司印  明官印  
嘉慶御覽之寶  清仁宗  顒琰(1706-1820),清高宗第十五子,嗣為帝,在位二十五年。謚睿,廟號仁宗,年號嘉慶。
宣統鑑賞、無逸齋精鑑璽、宣統御覽之寶  清宣統帝  溥儀(1906-1967),清末代帝,在位三年(1909-1911),年號宣統。
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養心殿鑑藏寶等數枚。  清高宗  弘曆(1711-1799),清世宗四子,文治武功,為清諸帝之最。清高宗亦熱愛鑑賞書畫,曾將宮中收藏編為《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初編、續編數巨冊。在位六十年,廟號高宗,年號乾隆。

 


推广
 

最新资讯

更多

· 钱穀虎丘前山图轴
· 朱见深岁朝佳兆图轴
· 松涧山禽图页
· 宋旭万山秋色图轴
· 张路山雨欲来图轴
· 任颐苏武牧羊图轴
· 林良芦雁图轴
· 郑燮竹兰石图轴
· 袁江观潮图轴
· 孙隆雪禽梅竹图轴

资讯推荐

更多

· 钱穀虎丘前山图轴
· 朱见深岁朝佳兆图轴
· 松涧山禽图页
· 宋旭万山秋色图轴
· 张路山雨欲来图轴
· 任颐苏武牧羊图轴
· 林良芦雁图轴
· 郑燮竹兰石图轴
· 袁江观潮图轴
· 孙隆雪禽梅竹图轴

资讯热点

更多

· 唐寅观梅图轴
· 朱见深一团和气图轴
· 朱耷杨柳浴禽图轴
· 张路停琴高士图轴
· 萧云从雪岳读书图轴
· 吴镇渔父图轴
· 宋旭万山秋色图轴
· 林良雪景鹰雁轴
· 松涧山禽图页
· 林良芦雁图轴

联系信息:

 

兜底儿网收藏鉴赏与交流中心 (品茶赏画听音乐)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高碑西店 盛世龙源 龙源文化创意园B313
邮编:100022

收藏咨询热线
010-57500696(早7点-晚11点)
18610359801(早7点-晚11点)
传真:010-57612339
专线电话:010-88852389

技术服务:18210556505
财务服务:13717669601
网管服务:13718897676
驻杭州联系人电话:15988818268
万里文化传播工作室 18901209916(万里)
Email:contact@doudier.com
欢迎加入兜底儿网交流QQ群:609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