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書牡丹詩
書牡丹詩
宋 徽宗 趙佶
紙本 冊 34.8x53.3 cm
徽宗的瘦金書具有精緻的用筆與明確的筆法,如同徽宗畫院所展現的特質一般。從「孔雀升高必先舉左」的故事,可知徽宗十分要求描繪事物的正確性。至於書寫筆法的正確性,則可以從紙面上一覽無遺,無論是提按頓挫或咝蟹较颉R虼耍瑢τ^者而言,作品也同時展示出徽宗對筆法的認知。
作者
趙佶(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封端王,在位建元六: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遜位後,尊為道君太上皇帝。工繪山水,人物,花鳥。又工書法,自創體格,號瘦金書。
釋文
牡丹一本。同幹二花。其紅深湶煌?C?穼崈煞N也。一曰疊羅紅。一曰勝雲紅。艷麗尊榮。皆冠一時之妙。造化密移如此。褒賞之餘。因成口占。異品殊葩共翠柯。嫩紅拂拂醉金荷。春羅幾疊敷丹陛。雲縷重縈浴絳河。玉鑑和鳴鸞對舞。寶枝連理宄神健?|君造化勝前歲。吟繞清香故琢磨。
特徵說明
橫畫,直接下筆,右行至收筆處,將隱含於筆畫中的收筆動作,以線條明確勾勒出來。
相較徽宗大字豎畫的頓挫收筆方式,其小字多以懸針處理。
鉤法有兩種,一種是折筆後鉤出,另一則是未折的圓弧式鉤法。
「如」字的橫畫如竹葉形狀,而「東」字的捺法猶如蘭葉一般。
印鑑說明
政龢、御書、宣和殿寶 宋徽宗 趙佶(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封端王,在位建元六: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遜位後,尊為道君太上皇帝。工繪山水,人物,花鳥。又工書法,自創體格,號瘦金書。
嘉慶御覽之寶 清仁宗 顒琰(1760-1820),清高宗第十五子,嗣為帝,在位二十五年。謚睿,廟號仁宗,年號嘉慶。
石渠寶笈、養心殿鑑藏寶、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定鑑、寶笈重編 清高宗 弘曆(1711-1799),清世宗四子,文治武功,為清諸帝之最。清高宗亦熱愛鑑賞書畫,曾將宮中收藏編為《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初編、續編數巨冊。在位六十年,廟號高宗,年號乾隆。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