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兜底动态 > 正文

国画家张清智的四川情结

2012-05-06 09:53: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艺术家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与人民心心相印,表现出民族精神这一永恒主题,才能创造出跨越时空的传世之作。”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与决心,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到现场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身感受,才有了这两幅旷世之作。

画家张清智

  时值“5·12”汶川大地震4周年即将来临之际,由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省文化厅主办、四川博物院协办的张清智《中国汶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大型个人国画展即于424日至57日在四川省博物馆展出,大气磅礴、巍巍壮观的《2008·中国汶川》和《2011中国新汶川》两幅百米长卷,是对5·12的最好纪念。

  张清智19548月生于山东省苍山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华侨画院院长,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屡获金、银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及讲学,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知名人士所收藏。《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多次对他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曾以《大地之梦》、《大地颂》等专题对其进行宣传。

这样一位蜚声于世,长居于北京的国画大师,却为何对四川如此情有独钟呢?

一切都可以追溯到22年前。

1990年春天,张清智首次来到四川旅游写生,峨眉山是他来到四川的第一站,“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正如唐代诗人李白所描述的一样,峨眉山陡峭险峻,气势雄伟,就是在这里,张清智第一次领略到了四川名山的秀美,也是在这里,让他埋下了长达22年的四川情愫。张清智亲眼所见了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的如画美景,亲身感受了那峰回路转,云断桥连的奇景。置身峨眉之巅,张清智第一次发出了“一览众山小”的感叹,而这一刻,巴蜀的秀美,已经在他心中扎下了根。紧接着,他又前往了乐山,仰望着双手扶膝正襟危坐的凌云大佛。乐山大佛肃穆慈祥的面庞仿佛在诉说一千多年来数不尽的人间春色,朝代更迭,现实之大美。“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古人巧夺天工的非凡技艺铸就了这样一个世界奇观。

1996年初春,张清智踏着红军的足迹再一次走进四川。他来到川西北高原,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憧憬,这是四年里第六次踏上长征路写生。川西北高原,雪山巍巍,草地茫茫,这里的自然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张清智来到山上的第一天,便产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头晕耳鸣,胸闷气短,但他并没有丝毫退缩。一路上,他亲眼所见了十几个红军烈士陵园,亲耳所闻了许多当地老百姓代代相传的那永不褪色的记忆。这些,既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又锻造了他的灵魂。张清智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坚持走完了60里山路。后来,在谈到他的作品《雪山魂》时他说:“走长征路写生,重在体验,不历雪山,就无法感受红军战士当年的艰辛与悲壮,就难以表现出<雪山魂>的深刻内涵。”

22年里,张清智先后十多次来到四川,足迹遍布巴山蜀水的每一寸土地:在观音故里遂宁,他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和中国死海的神奇;在绸都南充,他目睹了忠义之邦的文化传承和2200年的厚重历史;在红军之乡巴中,他切身体会了不畏生死,为国为民的红军精神;在阿坝,他登上卓克基官寨,亲身感受当年“卓木碉会议”的红色经典;在甘孜,他体验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独有魅力……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十三亿中国人来说是一次重大考验,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没有被吓退,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当时的张清智,和许多艺术家一样,被感召、被激励,即奋起。在得知地震消息的第三天,他带病千里迢迢从北京赶赴地震现场,在绵阳、北川、茂县、绵竹、唐家山等重灾区,他不顾山石塌方的危险,自觉加入到抢救伤员,搬运救灾物资的行列。那一刻,他既是地震的亲身经历者,也是救灾抢险的志愿者。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画家,他含着眼泪,用自己的纸和笔,记录了地震中上百个生死营救的现场,上千个抢险救灾的英雄人物,记录了大灾大难前人们高尚的精神面貌和闪耀的人性光辉。他支援灾区人民的感人事迹被电视媒体相继报道,受到了众多画家的支持与尊重。回到北京以后,张清智仅用了短短的25天时间,超负荷运转,即创作出了长120、高2的巨幅长卷《2008·中国汶川》。这幅作品,除了他自己本身高超杰出的绘画技艺外,更因为亲临地震现场,有切身体会和感受,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他把自己在地震期间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所感,辅以自己满腔的热血与激情,生动地记录在了这幅长卷上:有满目疮痍的废墟,有中央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抢险的情形,有战士们奋力抢险的情景,有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整个长卷中人物多达1000余名,场面之宏大,且每一个场景之间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实在是我国近代美术史上一幅不朽的杰作。“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就是想用手中的画笔来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动,记录下这段重大的民族历史。”张清智认为,艺术家要塑造民族的辉煌,需全方位、多视角的表现重大历史事件,这幅作品便是他艺术主张的生动实践。

2011年,当汶川地震渐行渐远时,张清智再一次踏足灾区的土地,这一次,他将目光瞄准在了灾区政府和人民灾后重建上。绘制出了又一百米巨幅力作——《中国新汶川》。人们记忆中山河破碎的景象逐渐变为漂亮的民居,宽敞的街市,一所所坚固的学校,一座座崭新的村庄,都在他的画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张清智说:“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抗震救灾的史诗般壮丽诗篇,就像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同样,灾后重建再一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而他,也再一次通过自己的笔墨,向众人展示了这一奇迹。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艺术家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与人民心心相印,表现出民族精神这一永恒主题,才能创造出跨越时空的传世之作。”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与决心,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到现场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身感受,才有了这两幅旷世之作。

张清智说,他要感谢四川,感谢这片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神奇土地,它本身就是一幅壮美的画。走进四川就走进了最富有的艺术矿藏。“秀美的蜀山川水,勤劳智慧的天府人民,无私无畏的红军先烈,叩响时代强音的汶川救援和重建……是我艺术成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生命乐曲的重要华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悲壮走向豪迈》 张清智国画大展在四川博物院展出
下一篇: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记著名东夷文化学者丁再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