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兜底动态 >

新浪山东独家对话东夷文化溯源工程助推者—丁再献

2014-02-06 10:06:2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2014年2月5日16:58  新浪山东)从山东省文化厅获悉,山东拟定实施“东夷文化溯源工程”。在马年春节之际,记者对著名东夷文化学者、东夷文化源头论的提出人、《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一书的作者丁再献进行了专访。
         一、关于东夷文化的形成
         新浪山东:首先,请问丁先生什么是东夷文化
         丁再献:东夷文化,顾名思义,是指东夷人一万年前后所创造的系列文化。“夷”字在距今4500年前后的龙山文化时期东夷骨刻文字中已有发现,在商代甲骨文中“夷”字经常出现。夏代正式称“夷”之名,与“华”、“夏”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夏之辨。到了《礼记》曲礼下,“夷”才开始有“东方之人”之意。《王制》篇说:“东方曰夷”,东汉许慎《说文》中说:“夷,东方之人也。”更加明确了这种说法。夏商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山西、陕西的黄河中游地区,“东夷”既然在这个统治中心之外的东边,那么东夷就只能是以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了。郭沫若等众多著名考古学家论定,东夷文化的核心地区是山东半岛。
           新浪山东:请问,东夷文化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丁再献: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考古发掘发现:东夷文化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万年前旧石器时期为萌芽阶段,新石器时期开始进入初创阶段,大汶口文化时期正式形成,龙山文化时期东夷文化已经到达成熟阶段。具体说从新石器时期经历了距今8500~7500年的(章丘)西河文化、8200~7500年的(临淄)后李文化,7300~6300年的(滕州)北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个时期应当是东夷文化的初创阶段;6500~4500年的(泰安)大汶口文化时期应是正式形成阶段;4500~3500年的(章丘)龙山文化、3900~3600年的(平度)岳石文化时期应是东夷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成熟阶段。
          大量考古文化证明,东夷文化中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尤其是以炎黄蚩为代表的5000年前东夷人创造的文明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东夷文化研究证明,东夷先民的居住地也就是黄帝、蚩尤等人文始祖的故乡。在大汶口文化中期即已经进入了父系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进入礼制时代;从大量出土文物看,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有“六书”之首的象形字出现;从墓葬中木制棺椁的出现亦即大型木材加工来看,当时的金属工具也已经开始使用;在大汶口文化中后期至龙山文化时期,已经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出现,同时也有指事和会意字以及少量形声字的产生,这就是东夷民族创造的距今4600~3300年、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的骨刻文字,东夷骨刻文成为后来华夏民族共同使用的文字。这些已经基本符合雅斯贝尔斯文明社会定义的几个“硬件”。雅斯贝尔斯对文明定义的几个主要特征为:文字,金属冶炼术,城市国家(城邦),宗教礼仪的出现等。
            新浪山东:东夷民族率先进入文明期的表现大体有哪些
            丁再献:这个问题,我的家兄丁再斌(古汉语文学研究专家、东夷文化学者)已有论证:五千年前,东夷的手工业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工”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当时已经能够加工出许多精美的玉器和其他材质的工艺品、礼器。从大汶口文化时期工匠们的随葬品来看,几乎所有工匠的墓穴中都有手工业生产工具和农具同时随葬的现象。这一事实证明,从黄帝时代以前,“农民工”在东夷就已经流行:他们既是工人,又是农民,农闲时做工,农忙时又忙于农活。这种“农民工”现象一直持续了五千余年之久,直到今天他们仍然占中国工人总数的50%以上,成为工人队伍的主力军。这是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特有的文明现象。如果把这种劳动力密集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称作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话,那么这种亚细亚生产方式从大汶口文化时期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农民工也始终伴随着这种生产方式,一直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如果以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化来界定东夷的社会形态,则必将把东夷的五千年文明史砍掉一半,这显然是不公正的,因为五千余年以来,东夷的这一生产方式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不管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管城头的“大王旗”如何变换,这种生产方式却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如果不承认这种生产方式就是文明,那就等于把整个五千年文明历史全部否定了,这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五千年前农民工的存在,又确确实实证明了当时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于是商品的交换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只不过这种交换不同于古希腊奴隶社会的掠夺与压榨混合的野蛮交换,它是东方特有的以“抱布贸丝”为主要形式的文明交换。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多数家庭的女主人几乎都有纺锤随葬,说明当时的社会分工在家庭中已经十分普遍。这种家庭内部的分工形式,也就决定了东方所固有的商品的交换形式。这样的分工形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时得到进一步发挥,延安的军民几乎全部参与了开荒种地纺线织布的劳动。但是即使军队的参与也是没有改变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从这一生产和交换的形式来看,五千年文明是一条源远流长从未间断的长河,是不应该随意斩断的。
           二、关于东夷文化源头论
          新浪山东:由您撰写,被誉为划时代文化巨著的《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一书提出了东夷文化是中华文化主要源头的论断,请问您有何论据
         丁再献:关于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历来就有争议。从《山海经》以来的历史资料可见,中华民族寻找长江、黄河源头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2009年7月14日,在经过大规模的考察之后,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确定源头的标准和方法,确定长江正源为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当曲,黄河的正源为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侧的卡日曲。至此两条地理长河的源头终于有了结论。对于文明历史源头的探寻时间则更久。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就曾到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们的故里做过实地考察。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工作更是没有停止过。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中国文明历史的源头也越来越清晰:她就在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南侧,史前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地。而上述东夷文化的四个阶段就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丁再献引用丁再斌论证说:中华民族向以炎黄子孙自居,以五千年文明历史著称。但自20世纪初“五·四”时期以来,却常常遭到疑古派学者们的质疑,其质疑的主要理由是“五千年文明”考古发现的证据不足,并因此而把五千年文明打了对折。在当时条件下对疑古派的质疑还真的不好轻易否定,因为当时远古历史的证据确实很脆弱,《史记》虽然对五帝时代有所记载,但毕竟《史记》产生的时间远离炎黄时代,相隔3000年之久,如果没有考古证据的支持,确实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而且在《史记》等典籍中也有关于这些“硬件”的记载。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亦即黄帝时代,国家、都城就已经出现,还有黄帝指令专人对文字进行加工整理的记载,在黄帝与蚩尤的交战中也有铜兵器出现。这些记载均与大汶口文化相互印证。
           新浪山东:关于文明时代的确认,请问有无科学依据
          丁再献:对于文明时代的确认,应该以考古科学为依据,以国际上公认的“硬件”来通盘权衡,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帝王的世系谱。丁再斌认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有着自己的独特经历,有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的历程,黄帝时代之前就是一个小国林立的时代,这些小的共同体或称作诸侯国不断被兼并,即使到了西周初年也还有八百诸侯国存在,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国家小就不把其当做国家看。欧洲的摩纳哥到现在也不过一两千人,梵蒂冈则连1000人都不到,有谁不承认它们是国家?从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域看,其面积与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比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作为东夷当时的一个小国或利益共同体,它却在周边文化尚处于母系社会的情况下捷足先登,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我们计算长江的长度是从它干流的源头开始的,因此,计算我国文明社会这条历史长河的时间长度也应这样,从最早的文明源头开始,而不应该以“干流”与众多“支流”的汇合之处为准。长江的源头如果以金沙江与嘉陵江的汇合为准,其长度将减少一半。现在所谓史前的“部落、部落联盟”等称谓,实际上司马迁在《史记》中是称其为“诸侯国”的。从大汶口文化的社会大分工、阶级等级、礼仪文化考证看,也确实具备了国家的特征。这些诸侯国,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干流”与其众多的“支流”,而大汶口文化就是其中的“干流”,东夷文化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按照“河源唯长”的原则,大汶口文化文明社会的开端,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社会的源头。考古证明,大汶口文化的中后期距今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自五千年以前就进入了文明时代。这是本书要说明的第一个问题。
          新浪山东:请问,源头论的准则是什么
        丁再献:这个问题,丁再斌曾有论述:对于上述文明社会源头之说,可能有人要提出许多疑问。比如说,史前还有比大汶口文化更早的仰韶文化和与大汶口大体同期的红山文化,这些文化没有发现称作中华文明社会源头的考古证据?而且,江河源头的确认,不仅仅只有“河源唯长”的原则,还有“流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的原则。照此而论,则东夷文化除了“文明唯久”之外,还应该具有“影响唯大,与主流文化一致”的特征。东夷文化具备这些特征吗?东夷文化是不是文明史上的“内陆河”,中途断流了?这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本书要回答的主要问题,贯穿于全篇始末的主要内容。
         按照“源头唯长”的原则,比大汶口文化更早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可不可以称作文明社会的源头?不能!因为文化不同于文明,文化的源头要远远早于文明的源头,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文化就与之俱来,而只有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才有文明社会的出现。仰韶文化、红山文化显然还不具备文明社会的特征:当大汶口文化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产生这些文化的地区还处于母系社会。而且,这些文化几乎无一例外的成为历史文化的“内陆河”,没有与主流文化汇合就已经干涸、消失。
          以大汶口文化为文明社会标志的东夷文化则不然。东夷文化上迄8500~7500年的西河及后李文化,下接4500~3500年的龙山文化,从未间断,最后与夏商周文化衔接,不仅“文明唯久”,而且“影响唯大,与主流文化一致”,是五千年文明社会真正的源头。从东夷的文化代表人物、文化遗存、政治、经济、军事、文字、文学、艺术、教育、礼仪、旅游、民俗等诸多方面,无不证实了这一点。
          三、关于东夷骨刻文字
           新浪山东:听说您对东夷骨刻文字的破译又产生了兴趣,那东夷骨刻文字又是怎么回事
          丁再献:骨刻文是指东夷人首创并在兽骨上刻画的图文符号,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具全,在山东集中发现,是目前我国最早以记事为主可系统识别的文字,因此称为东夷骨刻文字。形成约在4600~3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是汉字的主要源头。
            此前,从媒体报道得知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了骨刻文。当时我想,这骨刻文是东夷人所创造,一定要采访一次刘教授并收录到书中,2010年10月初的一天,终于找到刘教授的家。凑巧,刘教授正在家中整理骨头,在教授引导下来到阳台,眼前一幕令人惊叹,只见阳台上全是骨头,东侧摆放一个高倍放大镜。我随手取起几件,通过这镜子的放大,看到了许多弯弯曲曲不规则的图形,凭一点对甲骨文和金文知识的了解分析,认为这应当是一种文字。这时我对刘教授说:我可能帮你一点忙,开展一点破解工作。教授听后十分高兴,并说:你来巧了,我准备出第三本书,今晚请摄影师来拍照片,除了摄影师之外你是看到我收藏骨头最多的人,那咱们一起好好研究一番。随即送我由他编著的《骨刻文发现与研究·昌乐骨刻文》及《寿光骨刻文》两本书。
            新浪山东:这是不是说明您的骨刻文研究已经拉开了序幕,听说在刘凤君教授发现八个字的基础上,您首先系统破译出了100多个字,而从此被誉为骨刻文字破译第一人
           丁再献:第一人不敢当,这应归功于刘凤君教授首先打开了骨刻文破译研究的大门,不然我很可能成为虫咬和自然花纹论的跟随者。但我得到刘教授的这两本书,可以用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来形容,从此开始了艰难而有趣的骨刻文字研究,而这一研究就一发不可收了。在刘教授研究发现八个字的基础上,自10月初之后的五个月时间内相继破译出了百余字,并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金文、篆、隶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随之,用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五种字体书写成骨刻文演变,为方便读者,每骨刻文字之前附有骨刻文原图。
           从此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011年2月20日,大众日报记者刘英同志第一个对我进行了专访,并于22日发表了《守望东夷》——记东夷文化研究者丁再献的专题报道,消息快速传开。从此,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旅游报、美国华星报、中国文化月刊及各大网络等众多媒体相继对我的骨刻文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报道,不少网络还开辟了丁再献骨刻文研究专栏。
           这个时期,得到了诸多学者和古文字研究爱好者的关注和支持,其中我的家兄丁再斌争议最大。从我谈骨刻文就受到了他的否定,他的最初理由很简单,他虽然没有认定是虫子咬的,但认为这与他常见的大理石图案一样应是自然花纹。当看到我送审的这些附有原图用五种字体写出、每字附有一篇论述的作品之后,他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成为坚定的支持者,从而与骨刻文字的破译与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到目前为止,家兄丁再斌已经破译出200多字,加上我破译的一部分总数已达到400字之多。
          我破译的方法很简单,首先,按照骨刻文中的图文与甲骨文、金文对比法行比对;其次按照历史考证记载法进行论证;再次按照文字传承法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反复临摹,并用骨刻文字演变过程书写五体表现出来,每字附有完整的论述。这一表达形式果真奏效,立即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的认可。
新浪山东:您刚才说的东夷骨刻文字临摹是怎么回事
            丁再献:骨刻文临摹文字不等同于骨刻文书法艺术。骨刻文虽然是龙山文化时期产生和流行的文字,但是以象形、会意和指事的图画文字为主,又是用石质工具刻划而成,骨头圆而坚硬刻划难度很大,所以弧线、圆线、曲线和草虫状较多。原貌临摹的目的主要是与甲骨文、金文、篆书和隶书五种字体演变过程有个比对依据,这样不仅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还能够再现这一古老文字的原始艺术美感。在临摹过程中,我虽然本着对这一古老文化负责的宗旨,力求在准确上下了一番功夫,尽管有些字临摹了几十遍,有的甚至临了近百遍,但由于水平所限终会出现诸多错误。据说有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在发现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时允许出现错误。但我的态度是,不能无视自己在前进中出现的失误,应当虚心听取所有老师们诚恳意见,不断修正自我,力求更佳效果。在临摹期间,许多书法专家和爱好者认为:甲骨文是当时一种成熟的、规范的统一文字,已经被当时的人们广泛认可并运用。而骨刻文虽然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但还是初创和逐步成熟阶段,有别于甲骨文字,为了使人们更容易识别和传播,提出了将骨刻文这一最古老文字进行再次创作的建议。
          新浪山东:正因为您创建了骨刻文书法艺术而被誉为骨刻文书法艺术第一人,那什么是骨刻文书法再次创作
           丁再献:骨刻文再次创作,是在原始基础上增加一点主观上的传统书法艺术审美观,是在原貌临摹基础上根据书法艺术特点的修饰和补充,这里强调的是一点,而不是面目全非。许多业内专家认为:书法艺术首先要形貌美,即俗称的漂亮。如果将弧线、圆线、曲线和草虫状原样照搬,那就不会漂亮,恐怕识别的人少之又少,不利于传播,文字写出来得让人们认识,而不是让人都不知道你写得是什么字就显得你有学问。在接受济南时报记者采访时我曾回答:“一项研究的成功,不在几次专家鉴定会,应首先让老百姓一看就懂。文字人们普遍常用,如果连一般读者都看不懂,即便与会专家们都签字给予肯定,那也没有太大意义。”2011年8月8日下午,85岁高龄的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路遥亲临笔者办公室听取了骨刻文破译情况汇报,老人家对破译出的文字仅看了一部分,听了几十个字的解读后不仅当即表示肯定和鼓励,还表示永远支持,同时向有关领导和知名学者们宣传推广。2013年4月29日下午,五岁半的袁呈臻小朋友在其父的带领下来到笔者办公室,当看到墙上挂有一幅“美丽中国,好客山东”骨刻文书法作品,他端详几分钟后开始读,竟然读对了一半。只是好奇的问为什么这个“美”字多了一只脚?为什么这个“国”字像河?这个“好”字像妙……问个不停。这一老一少的认同给了笔者很大启发,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骨刻文再次创作的“表现”方式产生了效果。
           书法教育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丁子义先生将再次创作称为二度创作,他认为: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和创作意图,在艺术处理方面也不会完全一样,因此,对汉字的实用性书写与作为艺术创作的二度发挥之间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对汉字的规范书写。把汉字写好,写规范。这主要是文字实用性书写。第二个层面,是有创作意境或有目的的书写,在书写中根据创作需要,需对创作素材(汉字)在构图、造型上进行二度创作……。第三个层面,是通过艺术创作,达到书法艺术语言的组合与解读关系。可以脱离字面意思而靠构图和意境来表达创作者的心声,充分反映创作者的学养和哲学辩证能力以及所要表露的内在心理状态……。
         新浪山东:您首创了东夷骨刻文书法艺术,那什么才是骨刻文书法艺术之美呢
        丁再献:“骨刻文书法艺术”是指骨刻文字的书写艺术,是在骨刻文原图摹写基础上的再次创作,应当说我为骨刻文书法艺术创作发挥了一点作用。
关于骨刻文书法艺术之美,书法教育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吴耀先生论述:“骨刻文是艺术的。先民们造字虽然是在体现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但也不自觉地表现出一定的审美意识。骨刻文也不例外。应当说,骨刻文是较早的具有‘美’的因素的艺术作品。书法是线的艺术,以书法的眼光审视骨刻文,书法的品质和特色显而易见。经过镌刻的线条爽利劲健,是立体的、运动的,富有节奏并充满着活力。在空间形式上,揖让、呼应、排叠、顶戴、避就、穿插比比皆是,虚实对比强烈而又和谐,具有多种表现因素的舞蹈动作应有尽有……。就临摹和运用骨刻文进行书法及艺术创作来说,丁再献是最早的成功实践者。”
           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刘凤君教授认为:“昌乐骨刻文娴熟而又高超的刻划技法也告诉我们,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已经有专门从事文字创作和记事的‘书法家’,这些书法家应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四、关于东夷文化溯源工程
        新浪山东:今年山东开始实施东夷文化溯源工程,请问您有何感想
丁再献:最近我已看到这一消息,其内容是:山东省决定实施“东夷文化溯源工程,充分发挥山东作为东夷人最主要活动区域,东夷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独特优势,加强东夷文化的考古、研究,举办‘文字起源与东夷文化’等系列学术研讨会,系统深入发掘东夷文化的起源意义、思想价值和文脉传承,对东夷文化进行固化展陈展示。”
         我认为,这首先体现了山东省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省文化部门高瞻远瞩,对东夷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采纳了东夷文化专家学者的建议,从而作出了这一重大决策。同样,这一决策也说明了是对专家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
           新浪山东:您刚才讲了首先,那其次是什么呢
           丁再献:那其次就是对我本人而言感到十分欣慰!山东省实施“东夷文化溯源工程”的决策,对我无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究其原因:是2004年中华文化探源工程正式启动,将中华文明的源头定在中原地区。凭借多年来我对东夷文化的一点了解,而引起了关注,试图也要追溯一下东夷文化的根源。自那时开始研究并搜集有关东夷文化资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初步得出结论,东夷文化应早于华夏文化,应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因此我要尽快写一本关于东夷文化的小册子,最初定名为《东夷文化与山东》,2007年开始动笔起草书稿,2010年底该书经反复修改完成第四稿。
          东夷文化源头论,不仅有众多的发明创造的证据,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东夷人创造的目前可以系统识别的骨刻文字。例如,        对“炎”、“黄”、“蚩”、“颉”、“昊”、“颛”、“喾”、“彭”、“禹”等字一批东夷骨刻文的破译和解读,不仅证明了人文始祖的形象都是创造汉字的原型,也正明这些人文始祖曾久居山东,还证明了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篇中对这些四千多年前始祖们记载不是没有根据。所以,《东夷文化与山东》一书初写18章,而骨刻文字的系统破译,坚定了我的研究信心,又增加了第十章“骨刻文释读”,便有了今天的《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版本。
          新浪山东:据悉,有人称您是“三无业余研究者”,那“东夷文化溯源工程”的实施,您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丁再献:我的确是一个:一无门派、二无名校、三无学术头衔的三无业余研究者。但我从1975年开始,一直从事旅游的工作,可以称得上山东旅游战线的老兵了。是旅游工作丰富了我的知识,因此我热爱旅游、也热爱文化,更热爱东夷文化和骨刻文字的研究。我的研究实属业余爱好,从没想过要成名,但没想到的是省里真的为我的《东夷骨刻文研发与利用》作为重大课题立项,更没有想到要实施“东夷文化溯源工程”与我密切相关。我将积极响应省里的号召,继续努力全面配合各项工作,为“东夷文化溯源工程”增砖加瓦。
             第一、要联合各方面东夷文化研究人才,对东夷文化进一步发掘,加深研究,争取上半年编辑出版《东夷文化溯源》第一卷,为“东夷文化溯源工程”的实施增加一点力量;
           第二、与家兄丁再斌一起加快对东夷骨刻文字的破译步伐,争取年内再撰写出版一部关于《东夷骨刻文字破译研究》专著,依目前可系统识别的骨刻文字为东夷文化源头论充实证据;
            第三、2012年3月3日在舜耕山庄成功举办了《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发行仪式暨骨刻文字破译成果座谈会,2013年8月在颐正大厦成功举办了首届东夷文化论坛,要在此基础上扩大规模办好第二届东夷文化论坛,为东夷文化做好广泛宣传;
             第四、2012年5月在山东省老教授协会年会上,2013年5月在蒙山东方战略智慧论坛上,9月在安徽山东移民文化论坛上分别进行了题为《东夷文化与骨刻文研究》的演讲,效果良好。要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争取参与更多文化交流活动,以达到的全方位宣传东夷文化的目的。
总之,要尽我所能,为东夷文化研究,为山东文化建设作出自己微薄的奉献。
           新浪山东:综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界文明交融发展,都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特色性,说明了人类发展的文化生态始终呈现出色彩斑斓、生机勃勃、交汇融合、共同进步的规律趋势。温故而知新,明鉴而知远。正如著名文化学者王志东研究员的述评中所说:东夷文化虽然经过了上下五千年的风雨历程和传承变迁,一方面遗留下了丰富宝贵、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一直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主脉共同撑起了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文化价值观。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东夷文化历史变迁的脉络,理解东夷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重点推进东夷文化与“好客山东”产业的融合发展领域,《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这样一部恢宏巨著,永远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引领者和导航仪。在这里,我们发现和体验到了文化所带给我们的魅力、深邃和美丽,成为指引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坐标与灯塔。
东夷文化,正是一个永远在我们心灵高挂升起的太阳之神!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