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193 晋代 王羲之《妹至帖》

2015-09-03 15:18:5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名称】妹至帖
【作者】王羲之
【书体】草书
【时代】东晋
【摹搨】唐代
【材质】白麻纸墨迹
【规格】纵25.3厘米,横5.3厘米
【字数】2行,17字
【收藏】日本中村富次郎

《妹至帖》为唐代根据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双钩廓填的摹搨本。因其篇首的“妹至”两字而得名。作品无题跋和收藏印记,亦未见著录。日本东京中村富次郎私人藏,1973年在“昭和兰亭纪念展”上首次公开于世。
 
作品内容
释文
妹至羸,情地难遣①,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②。
注释
①   妹至羸,情地难遣:“羸”,(因病)衰弱,《国语·周语》:“此羸者阳也。”注:“弱也。” “情地”:处境,置身之地。 ②须旦夕营视之:“营视”:看顾,照看。
 
作品赏析
《妹至帖》与其它王羲之墨迹本(唐摹本)用笔不尽相同,此帖书风畅达、圆劲。由于《妹至帖》是草书,线条的中部运动较快,与行草和行书书作品《丧乱帖》、《频有哀祸帖》等帖不同,由于草书和行草书的结体和速度不同,行书和行草作品更注重点画中实。例如,《妹至帖》发笔处除“情”字外,多露锋圆势反手写成,不似《丧乱帖》等帖那样方圆变化多端。收笔处多回旋变正手,如“至、情、地、遣、言、所、旦”等字,而这种变化在《频有哀祸帖》仅两处,计有“悲、增”二字;《孔侍中帖》(含《忧悬帖》)稍多,计“九、旦、想、能、忘”五字。
同为草书,《妹至帖》与刻帖《十七帖》草书诸帖相比,许多字的写法和笔法相合之处较多,如“难”字的起笔与《朱处仁帖》“遂”字的起笔相似,“言”的笔势与《天鼠膏帖》“膏”字相同;“妹”字的结体与《胡母帖》的“妹”字一致;“旦”字欹侧变化亦与《旦夕帖》(《都邑帖》)同。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