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97 晋代 王羲之《大道帖》
2015-09-08 15:50:41
【名称】大道帖
【作者】王羲之
【书体】行草
【临本】米芾
【材质】硬黄纸本,墨迹
【规格】纵27.7厘米,横7.9厘米
【字数】2行,10字
【收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大道帖》,纸本,二行,十字,现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传为米芾摹本。
在右军草书中,最为突出,后人称它为“一笔书”。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老笔纷披,所谓一笔书也。”十字中,前五字一笔联绵,次两字联缀,复次两字又钩联,最后一“耶”字以末笔竖画一贯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强作一笔书的人,往往有做作之嫌,而王羲之此书则如天际行云,宛若游龙,弥足珍贵。
法帖内容
释文
大道久不下,与先未然耶。
备注
刘涛释文为:“大道久不下口先米然耶”。其中“口”表示未识字,将“未”释作“米”字。“与先未然耶”句中的“与”,一作“知”。
法帖赏析
笔意联绵
《大道帖》在右军草书中,最为突出,后人称它为“一笔书”。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老笔纷披,所谓一笔书也。”十字中,前五字一笔联绵,次两字联缀,复次两字又钩联,最后一“耶”字以末笔竖画一贯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强作一笔书的人,往往有做作之嫌,而王羲之此书则如天际行云,宛若游龙,弥足珍贵。
草势行书
《大道帖》笔势连贯类草书,单字之结体近乎行书,正如刘涛和沈乐平所评价的《大道帖》在王字风格中极为少见,为异态。《大道帖》首行五字相连,这在王羲之其他草书作品中出现较少。与草书丛帖《十七帖》相比,以方国兴统计,全帖73字上下二字相连的共9处,三字相连的只有“下问耳”、“理得尔”、“以年老甚”及结尾“故远及”四处。
《大道帖》内容也与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中《右军书记》所录四百六十五帖也不尽相同。《大道帖》无受书人,以及王右军尺牍习用语,应为断札。
【作者】王羲之
【书体】行草
【临本】米芾
【材质】硬黄纸本,墨迹
【规格】纵27.7厘米,横7.9厘米
【字数】2行,10字
【收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大道帖》,纸本,二行,十字,现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传为米芾摹本。
在右军草书中,最为突出,后人称它为“一笔书”。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老笔纷披,所谓一笔书也。”十字中,前五字一笔联绵,次两字联缀,复次两字又钩联,最后一“耶”字以末笔竖画一贯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强作一笔书的人,往往有做作之嫌,而王羲之此书则如天际行云,宛若游龙,弥足珍贵。
法帖内容
释文
大道久不下,与先未然耶。
备注
刘涛释文为:“大道久不下口先米然耶”。其中“口”表示未识字,将“未”释作“米”字。“与先未然耶”句中的“与”,一作“知”。
法帖赏析
笔意联绵
《大道帖》在右军草书中,最为突出,后人称它为“一笔书”。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老笔纷披,所谓一笔书也。”十字中,前五字一笔联绵,次两字联缀,复次两字又钩联,最后一“耶”字以末笔竖画一贯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强作一笔书的人,往往有做作之嫌,而王羲之此书则如天际行云,宛若游龙,弥足珍贵。
草势行书
《大道帖》笔势连贯类草书,单字之结体近乎行书,正如刘涛和沈乐平所评价的《大道帖》在王字风格中极为少见,为异态。《大道帖》首行五字相连,这在王羲之其他草书作品中出现较少。与草书丛帖《十七帖》相比,以方国兴统计,全帖73字上下二字相连的共9处,三字相连的只有“下问耳”、“理得尔”、“以年老甚”及结尾“故远及”四处。
《大道帖》内容也与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中《右军书记》所录四百六十五帖也不尽相同。《大道帖》无受书人,以及王右军尺牍习用语,应为断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