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250 (海上画派 沙馥 2)
2015-08-03 06:51:44
沙馥(1831-1906),字山春,江苏苏州人。出身绘画世家,又从马仙根学,善画人物、仕女、花卉,以此为业,为苏州阊门外山塘年画铺中最著名画家。初慕陈老莲;咸丰间任熊至吴门,曾问业于任;任熊去世后,又与任薰关系甚密。后因自愧画学不如任薰雄伟恣肆,遂弃老莲法,转学改琦、费丹旭,并专攻仕女、花卉,遂自成一家。
【名称】清 沙馥 芭蕉美人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纸本,设色,尺寸不详。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图虽以诗意入画,却更接近于人物肖像画。画中女子发髻高盘,面部五官比例恰当准确,具有写生的效果。不着痕迹的淡彩晕染,突出人物肌肤的质感和结构的明暗变化。蕉叶及衣纹皆以墨笔勾画,运笔迅疾,顿挫宛转,流畅自如。此图虽未脱离美女细眼长眉的标准,但仍有别于当时面目千篇一律的仕女画风潮。
30天女散花 镜心 1906年作
31 芭蕉美人图
此图虽以诗意入画,却更接近于人物肖像画。画中女子发髻高盘,面部五官比例恰当准确,具有写生的效果。不着痕迹的淡彩晕染,突出人物肌肤的质感和结构的明暗变化。蕉叶及衣纹皆以墨笔勾画,运笔迅疾,顿挫宛转,流畅自如。此图虽未脱离美女细眼长眉的标准,但仍有别于当时面目千篇一律的仕女画风潮。
32 梨花仕女图 设色绢本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此幅《犁花仕女图》中的背景十分简略,用以突出仕女的神情和姿态及内心活动
33 相思图 立轴
34 碧梧秋思 立轴 1898年作
35春思图 立轴 庚寅(1890年)作
36 煮茶图 立轴 1876年作
37罗浮仙影 镜片 1901年作
38桐阴秋思图 立轴
39美人立春图
40罗浮倩影 立轴
41 人物 四屏 戊寅(1878年)作
42梅庭戏蝶 镜片
43 西施浣纱 镜心 乙酉(1945年)作
44瑶池献寿 立轴 1905年作
45和合二仙 立轴
46钟馗出巡
47 寿 星 立轴 1867年作
48焚香默坐 立轴 1889年作
49童戏图
50 人物故事 四屏 1890年作
51十二册页
52 花鸟 屏轴 1891年作
53 江蓉晓艳图 立轴 1897年作
54鸜鹆梅花 立轴 乙酉(1885年)作
55 葵花雄鸡 立轴
【名称】清 沙馥 芭蕉美人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纸本,设色,尺寸不详。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图虽以诗意入画,却更接近于人物肖像画。画中女子发髻高盘,面部五官比例恰当准确,具有写生的效果。不着痕迹的淡彩晕染,突出人物肌肤的质感和结构的明暗变化。蕉叶及衣纹皆以墨笔勾画,运笔迅疾,顿挫宛转,流畅自如。此图虽未脱离美女细眼长眉的标准,但仍有别于当时面目千篇一律的仕女画风潮。
30天女散花 镜心 1906年作
31 芭蕉美人图
此图虽以诗意入画,却更接近于人物肖像画。画中女子发髻高盘,面部五官比例恰当准确,具有写生的效果。不着痕迹的淡彩晕染,突出人物肌肤的质感和结构的明暗变化。蕉叶及衣纹皆以墨笔勾画,运笔迅疾,顿挫宛转,流畅自如。此图虽未脱离美女细眼长眉的标准,但仍有别于当时面目千篇一律的仕女画风潮。
32 梨花仕女图 设色绢本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此幅《犁花仕女图》中的背景十分简略,用以突出仕女的神情和姿态及内心活动
33 相思图 立轴
34 碧梧秋思 立轴 1898年作
35春思图 立轴 庚寅(1890年)作
36 煮茶图 立轴 1876年作
37罗浮仙影 镜片 1901年作
38桐阴秋思图 立轴
39美人立春图
40罗浮倩影 立轴
41 人物 四屏 戊寅(1878年)作
42梅庭戏蝶 镜片
43 西施浣纱 镜心 乙酉(1945年)作
44瑶池献寿 立轴 1905年作
45和合二仙 立轴
46钟馗出巡
47 寿 星 立轴 1867年作
48焚香默坐 立轴 1889年作
49童戏图
50 人物故事 四屏 1890年作
51十二册页
52 花鸟 屏轴 1891年作
53 江蓉晓艳图 立轴 1897年作
54鸜鹆梅花 立轴 乙酉(1885年)作
55 葵花雄鸡 立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