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256 (海上画派 改琦 1)

2015-08-10 13:54:5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改琦(1773—1828),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其祖先西域人,家松江(今属上海市)。工人物、佛像、仕女,笔意秀逸。山水、花草、兰竹小品,师前人而又独具面貌。传世作品有《钱东像》、《元机诗意图》、《宫娥梳髻图》、《靓妆倚石图》等。
 
1【名称】清 改琦 元机诗意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绢本,设色。纵99厘米,横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作品画的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像。鱼玄机是个很有才华,而遭遇却很不幸的人,她大约生于844年,卒子871年,字幼微、蕙兰,清代时因避康熙玄烨的讳改称为鱼元机。嫁给李忆为妾,因受李妻的妒忌,被迫出家,在长安咸宜观做了女道士。由于喜读书,有才思,擅作诗,受到当时文人们的重视,温庭筠等名家常与她作诗唱和。后因忌妒笞杀侍婢绿翘,被判死刑,其时年仅二十多岁。留有诗文一卷。
此图设色古雅,衣纹秀劲,玄机倚坐展卷。姿容秀美,含蓄深思,刻画传神。
 
 
2【名称】清 改琦 宫娥梳髻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纸本,设色。纵:88.2厘米,横:20.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改琦的仕女画形象纤细俊秀,用笔轻柔流畅,落墨洁净,敷色清雅,创造了清代后期仕女画的典型风貌。此图就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特点。画中写清晨晓妆的情景,一个宫娥披发而坐,另一宫娥正帮她梳头,从自题中可知是坐者尝试新的发式,正让别的宫娥帮忙。人物的造型、神态活灵活现,富有生活情趣。设色素净,虽有红、绿、黑等重色,却更添清丽,是一幅意境醇美的仕女佳作。
 
 
3【名称】清 改琦 靓妆倚石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绢本,设色。纵:83.2厘米,横:27.1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中奇石厚重、翠竹青郁,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手里持着玉箫却无心吹奏,心事重重的倚在石上出神。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少女的云鬓姿容。线条流畅圆润,设色清雅。构图简洁,意境空远优美。
清改琦善画仕女图,名为《靓妆倚石图》,是一幅巧妙运用以景衬人手法的作品。画家以娟秀的翠竹,映衬纤美的少女;以玲珑剔透的湖石,映衬少女的聪慧伶俐;以少女手持玉箫倚石的细节,映衬出少女的凝神沉思。他细腻地表现出人物和景物的配合,画境空灵蕴藉,富有含蓄之美。
 
诗人诸德彝看透了画家的匠心,题诗二首,第一首云:“新换轻衫杏子绡, 湖山石畔倚纤腰。春愁满腹无人说,那有心情玉箫。”题诗的前两句,从画面形象入手,描写倚石少女的外形、服饰和神态,一个“倚”字,点明以景衬人的手法。后两句,突出少女与玉箫的关系,她持箫不吹,正因为她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满腹春愁,无处诉说,心神不定。以手指按捺管乐器的不同圆孔,便能吹奏出美妙的乐声。倚石沉思的神态,持箫不吹的细节,细致而传神地表达出少女怀念亲人的情思。画家改琦和诗人诸德彝运用相同的艺术技巧,配合默契,共同完成靓妆倚石美女形象的艺术创造。
 
 
 
4【名称】清 改琦 钱东像
【年代】清代
【简介】纸本设色,纵35.9厘米,横5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钱东字东臬,号袖海,又号玉鱼生,浙江杭州人。他与改琦之间相聚的时间虽不长,但情谊甚笃。此图为1823年改琦寓居扬州时为钱玉鱼的写照。因改琦对钱东的个性十分了解,所以能很好地表现出钱东与凡尘悬隔的“禅定遗照”。画面上人物趺坐于“贝多罗”树丫的“蒲团上”。钱东敛心,参禅,澄性养身,超脱世尘,面壁成佛的形象,反映了玉鱼老居士虔诚于佛心的志向。而旁边石案上放着的贝叶、经卷和灵芝、石磬之物,更是为了衬托出人物的性格。
 
 
5清改琦惜花图
纸本,设色,纵:120.8厘米,横:40.5厘米。
画中女子脸容秀丽沉静,眉清目秀,仪态闲逸安详,却掩盖不住内心的忧郁神伤。画家成功地表现了这位风姿出众、才华过人的才女形象。简练的画面,精细秀逸的用笔,清淡明艳的色彩,使作品烘托出仕女的精神世界。
 
 
 
 
6改琦 花鸟 镜心
 
7改琦 1810年作 花卉集锦 册本 (八开)
 
8改琦 道光丁亥(1827年)作 花卉册 册页 (十二开)
钤印:琦印、伯子、七芗(二次)、改伯韫(二次)、玅罗郭、改琦(二次)、壶中父(三次)、琦印(三次)、华亭改琦画印
题识:(一)东坡先生昌蒲赞:清且泚,惟石与水。养于一器,养非其地,瘠而不死,夫孰知其理?不如此,何以固五脏而坚发齿。玉壶外史橅宋本并书。
(二)蕙似士大夫。山谷语。
(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沱江有此图,因拟之。
(四)湔裳襟饶水之涯,上日何人肯在家。只有东风偏解事,一枝吹放碧桃花。玉壶山人。
(五)蒲塘香雨。拟石田翁。
(六)风来杨柳边。雪巷生。
(七)秋蕊冬华,春实夏熟。六如本。
(八)长叶娟娟舞白鸾,为嫌颜色污豪端。只将水墨轻勾染,便是当时雪里看。摹白石翁并录其句。
(九)嫩寒清晓。
(十)秋心在襟。
(十一)苦瓜杞菊图本。
(十二)道光丁亥四月写于邗上。七芗改琦并识。
展览:“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书画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4年3月27日-6月6日。
按语:改琦以人物、仕女名当世,然亦能花卉,得恽派之恬美及逸韵。此册忽参金农、罗聘二家法,倔强古拙而仍有一贯的文秀。每一开都画得十分用心,可见绝非应酬之作。而且保存如新,读之令人心目俱畅,可称真、精、新的收藏佳品。
 
9改琦 花卉 立轴
 
10改琦 1822年作 兰石图 卷
秦仲文题引首
杨秀先、黄君坦、寿玺、惠均跋
 
11改琦 1803年作 花卉 立轴
 
12改琦 竹鹤图 扇面
 
13改琦 落花戏鱼图 镜心
 
14花卉
 
15改琦 墨竹 立轴
 
16改琦 兰花 扇片
 
17改琦 花鸟
 
18改琦 四时花卉 (八间) 册页
一、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改琦;
二、偶舒数叶意犹懒,才放一花香便深;
三、包山先生有此本,戏拟其意,为赏者一笑;
四、仿宋院纨扇本,改伯韫;
五、一棹看濯锦,千华正拒霜,伯韫;
六、香远益清,七芗;
七、何可一日无此君,玉壶;
八、拟北宋人没骨法,壶史。
印鉴:改琦画印、改琦之印、壶史、七香、那伽定、雪苍、琦
鉴藏印:刘世珩观
签条:改琦花卉册。钤印:焚香运甓书斋
 
19改琦 君子同风 扇面
 
20改琦 鹰 带框
 
21改琦 己卯(1819年)作 蔬果 镜心
 
22改琦 壬戌(1802)年作 双清图 立轴
 
23小百梅图四册 创作年代:嘉庆庚午(1810年)
 
24改琦 朱竹 立轴
钤印:华亭改琦字伯韫书画
题识:闽中曾植朱竹,阮亭先生尝取以为杖。玉壶山人画于新蒲书屋。
葛昌楹(1892-1963)边跋:红烛双辉。珑甥于归陇西,敬以玉壶山人朱竹为贺。甲午(1954年)岁朝,天朗气清,葛书征识。时年六十又三。
钤印:书征
葛昌楹题签条:改七芗朱竹妙品真迹。甲午岁朝,当湖葛书征题。
鉴藏印:平湖葛昌楹书征审定
 
25改琦 灵石幽兰 立轴
款识:往见赵彝斋双勾兰,傍作玲珑巨石,用笔豪放、气韵超逸,非得画禅上乘不能拟议。七芗改琦并识。
钤印:改琦 七香
 
26改琦 莲花图 立轴
 
 
27改琦 (款) 1828年作 仕女图 立轴
钤印:改琦
款识:戊子春月以应桂忠仁兄大人雅正。玉壶山人改琦
 
28改琦 嘉庆乙亥(1815年)作 嫦娥 立轴
钤印:改琦画印、淡泊明志、改琦
题识:二分明月女子小影。嘉庆乙亥百花生日,玉壶山人改伯韫作。
圃栾皓魄心心印,竹西亭子珠帘静。只有一分人,占他月二分。僊仙飞入月,不觉烟鬟湿。别后见应难,金波泻作环。菩萨鬘。余所作二分明月像,携来山中,属懒渔诸君题词。岁暮将归,适介堂友兄过鹤舫话别,因录旧谱一阕以赠之。时丙子(1816年)十二月初三日,七芗又记。
鉴藏印:水竹村人、石梅居士、画缘盫
本幅:叶绎、周彩、沈秉镠三家题诗词。
说明:历代的中国人都会将嫦娥的美想象成一种最纯洁、最超逸、最美好和境界最高的美,改琦也不例外,他集合了所有他认为最好的元素—面容、肌肤、体态、表情、服饰、团扇、色彩等等赋予嫦娥,尽管在我们看来她与闺阁中的女子无异,只有别致的构图和将亭台楼阁换成一个空空的圆的安排,才多少会让人意识到她的不同凡响。改琦将之随身携带,与朋友共同赏玩之后纷纷欣然作题,时代风尚可见一斑。可以说,这样的仕女、这样的气息是我们认知那个时代的最一目了然的标识之一。
著录:
1.《中国近代绘画》第22页,九雅堂出版,1991年1月
2.《清末民初书画艺术集》第162页,图C12,(台湾)历史博物馆,1998年10月。
 
29改琦 1828年作 出浴图 立轴
 
30改琦 1826年作 冬日探梅 立轴 
 
 31改琦 插梅图 立轴
 
 32改琦 天女图 立轴
钤印:臣琦私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改琦》36印,558页)
题识:桂魄初生出翠台,玉人拜祝久徘徊。伯韫。
 
33改琦 人物 四屏
 
34改琦 仕女 镜心
 
35改琦 1823年作 瑶姬献寿图 立轴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