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282 北魏 《崔敬邕墓志》

2016-01-19 11:50:2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全称《魏故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征虏将军大中大夫临清男崔公之墓志铭》。楷书。此志刻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河北安平出土。不久石佚,故流传拓本甚少。现上海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有藏本。翻刻本则形神全失。

 

此志书法与《郑文公碑》大小虽殊而体式相近,结字十分严谨,用笔浑圆迟重,与唐碑区别甚大。颜,柳用笔两头顿挫,中间无变化,而此志笔划中间遒劲多有变化,生古拙之气。此志结字严谨,一笔不苟,行笔迟重,墨色饱满,笔画间也富有变化,表现出圆浑、妍美之致并颇具雍容气象,

 

《崔敬邕墓志》的书法在北魏后期墓志中,属于方劲雄奇一类,其用笔清俊劲爽,笔致圆浑,法度谨然但毫不刻板,结体整敛形方,全篇排布端匀,气象清穆。一笔之中有俯仰提按,轻重分明,动感极强。笔画细劲、清朗,大笔、主笔则多用重、涩、隶之法运之,观此书法如临尊彝。《崔敬邕墓志》为北魏书中精品,结体淳雅古朴,用笔圆浑纵劲,有“六朝志石之冠“的美誉。

清人何义门评论此碑说:“入目初似丑拙,然不衫不履,意象开阔……”书家评此碑:“妙在张猛龙、贾使君之上”。“书法直接无常。”。与一般魏碑表现的质直峭厉颇异其趣。但若论变化无端、格高韵厚,是无法同《张猛龙》比肩的。

 

《崔敬邕墓志》北魏熙平二年(五一七)十一月二十一日葬,清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河北安平农民开挖水井时,在黄城崔公墓旁出土。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冬,安平知县陈崇石将墓志砌入当地乡贤祠壁间,嘉庆中某县令罢任时,携此墓志离去,后墓志则不知何往。因墓志久佚,原石拓本罕见,且又多为裱本,帮志文行款不清。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中收录墓志整纸图版的底本是据剪裱 本改装而成,其行款为二十九行,行二十九字。世间流传的整纸翻刻本的行款亦如此。崔敬邕,博陵安平人。北魏永平(五〇八——五一二)初持节营州刺史,延昌四年(五一五)徵为征虏将军大中大夫,熙平二年(五一七)卒,蒙赠左将军济洲刺史,事迹见载于《魏书》、《北史》之《崔挺传》后。墓志载文与史传略同。叭志载“延昌四年”徵为征虏将军,史载作“熙平二年”;志言卒于“熙平二年”, 史载作“神龟中”;志载谥曰“贞”,史载曰“恭”;志载敬邕父字“双护”,崔挺字“双根”,崔挺当为敬邕从父,史载则为从祖;志云敬邕为“临青男”,史作“临淄男”;志云“孤息伯茂”,史称“子盛”。以上文献出入当据墓志为正,校勘可心补史传之讹误。

墓志原石首行文曰“祖秀才讳殊字敬异,零售价从事中郎赵国李烋女。父双护中书侍郎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安平敬侯,零售价中书赵国李诜女,”此类将祖 、父衔名列于墓志标题前的撰文样式在金石例极稀见。后世装裱拓本者不明其中缘故,多误将墓志标题“魏故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征虏将军大中大夫临青男崔公墓志铭”字样剪裁挪移到祖、父衔名前。翻刻者亦依样画葫芦,以讹传讹,故凡首行为“崔公墓志铭”的整纸拓片必是翻刻伪品。

《崔敬邕墓志》书法佳绝,加之原石久佚,倍爱前人珍护,历经清代金石名家著录题跋,故声名显赫。其书刻虽出民间,但以刀笔称世,势出自然,开宕拙朴,得无法之法,“笔意在《刁遵墓志》与《李超墓志》间,寓谨严于奇逸,当为北朝志石之冠”。清乾隆中,此志还被收入曲阜孔继涑摹刻《谷园摹古法帖》卷三,由此可见时人的珍重之情。清康熙四十五年(一七〇六)何焯品评此志云:“入目初似丑拙,然不衫不履,意象开阔,唐人终莫能及,未可概以北体少之也。六朝长处在落落自得,不为法度拘局。欧虞(欧阳询、虞世南)既出,始有一定之绳尺,而古韵微矣。宋人欲矫之,然所师承者皆不越唐代,恣睢自便,亦岂复能近古乎?山谷(黄庭坚)稍黠跳而学《瘗鹤铭》,故能倔强一时。”

 

 

墓志释文

魏故持节龙驤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征虏将军太中大夫临青男崔公之墓志铭祖秀才讳殊,字敬异。夫人从事中郎赵国李休女。父双护,中书侍郎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安平敬侯。夫人中书赵国李诜女。君讳敬邕,博陵安平人也。夫其殖姓之始,盖炎帝之胤。其在隆周,远祖尚父,实作太师,秉旄鹰扬,克佐揃殷。若乃远源之富,弈世之美,故以备之前册,不待详□。君即豫州刺史安平敬侯之子。胄积仁之基,累荣构之峻,特禀清贞,少播令誉。然诺之信,著於童孺,瑶音玉震,闻於弱冠。年廿八而俊华茂实,以响流於京夏矣。被旨起家,召为司徒府主簿,纳赞槐衡,能和鼎味。俄而转尚书都官郎中。时高祖孝文皇帝将改制创物,大崇革正,复以君兼吏部郎。诠叙彝伦,九流斯顺。太和廿二年春,宣武皇帝副光崇正,妙简宫卫,复以君为东朝步兵。景明初,丁母忧还家,居丧致毁,几於灭性。服终,朝廷以君胆思凝果,善谋好成,临事发奇,前略无滞。徵君拜为左中郎将大都督中山王长史。出围伪义阳,城拔凯旋。君有协规之效,功绩隆盛,授龙驤将军太府少卿临青男。忠勋之称,实显於兹。永平初,圣主以辽海戎夷,宣化伫贤,肃慎契丹,必也绥接,於是除君持节营州刺史,将军如故。君轩鏕始迈,声猷以先,麾盖践疆,而温膏均被,於是殊俗知仁,荒嵎识泽,惠液途於逋遐,德润潭於边服。延昌四年,以君清政怀柔,宣风自远,徵君为征虏将军太中大夫。方授美任,而君婴疾连岁。遂以熙平二年十一月廿一日卒於位。缙绅痛惜,姻旧咸酸,依君绩行,蒙赐左将军济州刺史,加谥曰贞,礼也。孤息伯茂,衔哀在疚,摧号罔断,泣庭训之崩沉,泪松杨之以树,洞抽绝其何言,刊遗德於泉路。其辞曰:绵哉遐胄,帝炎之绪,爰历姬初,祖唯尚父。曰周曰汉,荣光继武,迈德传辉,儒贤代举。於穆叡考,诞质含灵,秉仁岳峻,动智渊明。育善以和,奖干以贞,响发邽丘,翼起槐庭。庆锺盛世,皇泽远融,入参彝叙,出佐边戎。谋成辕幕,绩著军功,为城飙偃,蠢境怀风。王恩流赏,作捍东荒,惠沾海服,爱洽辽乡。天□方渥,简爵唯良,如何仓昊,国宝沦光。白杨晦以笼云,松区杳而烟邃,藐□叫其崩怨,亲宾□而垂泪,仰层穹而摧号,痛尊灵之长秘,志遗德兮何陈,篆幽石兮深隧。呜呼哀哉。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