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 404 龙门二十品 《始平公造像》
《龙门二十品》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北魏书风的代表作。
《始平公造像记》本是附属於佛龛的题记,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题记》,北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十四日造讫。刻於洛阳市南部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10行,行20字。题额楷书六字并阳文凸起,亦有方界格,为北魏石刻中所罕见。
题记由孟达撰文,朱义章楷书。记文内容寄造像者宗教情怀,兼为往生者求福除灾。然撰文者及书家身世皆不详,可能是当时的工匠。此碑与其它诸碑不同之处是全碑用阳刻法,逐字界格,为历代石刻所仅见,在造像记中独树一帜。
清乾隆年间始被钱塘黄易黄小松(1744-1801)发现,受到书坛重视,列入“龙门二十品”,此碑文方笔斩截,笔画折处重顿方勒,结体扁方紧密,点划厚重饱满,锋芒毕露,显得雄峻非凡,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其文字作为书法艺术则在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中尤为第一珍品。它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后世。书法具有风骨,雄重遒密,于端谨中出以飘逸。具有龙震虎威之势,为北魏造像记之上品。
释文:《始平公造像記》
夫靈蹤□啟。則攀宗靡尋。容像不陳。則崇之必□。是以真顏□於上齡。遺形敷於下葉。暨於大代。茲功厥作。比丘慧成。自以影濯玄流。邀逢昌運。率渴誠心。為國造石窟寺。诚糸答皇恩。有資來業。父使持節光祿大夫洛州刺史始平公。奄焉薨放。仰慈顏。以摧躬□。匪烏在□。遂為亡父造石像一區。願亡父神飛三智。五周十地。□玄照。則万有斯明。震慧嚮。則大千斯瞭。元世師僧。父母眷屬。鳳翥道場。鸞騰兜率。若悟洛人間。三槐獨秀。九蕀雲敷。五有群生。咸同斯願。太和廿二年九月十四日訖。朱義章書。孟達文。
龙门二十品之比丘惠成造像记——造像龛位于古阳洞败笔第二层最外侧,是比丘惠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龛。龛高240厘米,宽185厘米,深46厘米。圆券尖楣龛形,拱楣内侧刻十一童子牵花绳,二童子间凸刻莲花,浅浮雕茎叶。拱系雕刻时另刻装补,现已无存。造像龛两侧的龛柱,由忍冬纹,两个翘首的龙头及两个足踏地鬼的四臂天王代替。龛内主佛结跏趺坐,佛两侧二菩萨胁侍。此龛完成时间有太和十二年和二十二年两种不同意见。造像记在龛的右侧,高130厘米,宽40厘米。此造像记是龙门二十品中唯一的阳刻作品,而且署有孟达撰文,朱义章书写。碑文字迹方重,雄强厚密。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内容一般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
“龙门二十品”计有:《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撅造像记》、《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记》、《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造像记》、《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齐郡王元佑造像记》、《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始平公造像》与《杨大眼造像记》、《孙秋生造像》、《魏灵藏造像》并称“龙门四品”。康有为称龙门石刻“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规也”。而《始平公造像》又是龙门石刻中的代表作。
集评:
清 杨守敬:《始平公》以宽博胜。(《平碑记》)
清 康有为:遍临诸品,终于《始平公》,极意疎荡。骨格成,体形定,得其势雄力厚,一生无靡弱之病。(《广艺舟双楫》)
清 康有为:北碑《杨大眼》、《始平公》、《郑长猷》、《魏灵藏》,气象挥霍,体裁凝重,似《受禅碑》。(《广艺舟双楫》)
清 康有为:太和之后,诸家角出,方重则有《始平公》。(《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广艺舟双揖》列为〖能品上〗,并云:〖编临诸品,终于《始平公》极意疏荡,骨格成,体形定,得其势雄力厚,一生无靡弱之病。〗杨守敬《平碑记》云:〖《始平公》以宽博胜。〗
初拓本未经铲底,无字处皆露细麻点,字画锋棱宛然,〖公〗字未损末点,〖昌〗字未泐,〖鸟〗字四点齐。道光时,石经挖凿,字画锋棱大不如前。弥来已损十五、六字矣。
此碑字用笔茁实浑厚,棱角毕见,刀锋笔锋合一难分,可谓方笔之极轨。虽有界格为限,但字之大小倚正并不受拘束,极意肆宕。就每字观之,雄峻雄茂,气豪神强;然就整体观之,则又朴雅秀整,娼娟可爱。这种个体与整体有不同观感的妙处,应该是艺术上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学习《始平公》,务须注意用笔,要学习露锋、铺毫和敛锋。要着意粗笔画与细笔画的间插。学习北魏诸造像先从此开始,然后再向纤巧清丽方面去追求,是一条便捷而易奏效的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