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434 (海上画派 钱瘦铁 3)
是年秋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卢沟桥事变,疯狂侵略中国;对旅日爱国华侨,亦时加迫害。瘦铁与郭、金两先生对日本当局之种种行径,深致不满,商议先后归国,共赴国难。沫若先生首先行动,瘦铁为之筹措款项,离日清晨,亲雇一车至其家,并将己之西装革履与之,使沫若先生能易其睡衣,顺利不辞妻子而悄然化名返国。事后,为日警侦知;加之瘦铁平素对日本侵华政策时予谴责,警方遂加逮捕。金祖同以殷尘笔名所著《郭沫若归国记》—书(1945年言行出版社出版),於瘦铁当年行谊,颇有述及。日警既逮瘦铁,欲强令下跪,瘦铁怒不可遏曰:“此不唯污辱我,实即污辱整个中国人。”因随手执金属烟灰盅以击日警。其他日警睹状,乃蜂拥猛殴瘦铁,至晕倒地上。卒以扰乱治安及杀人未遂之罪,判处徒刑四年。入狱后,幸得一通晓医术之朝鲜籍政治犯为之治疗,并时时助之。画家桥本关雪在外亦为之奔走。其案在报章揭露后,有正义感之日本人士对瘦铁多表同情,由是艺名益著,四方求其书画篆刻者,倍於从前,狱中笔润收入,竟出意外。
刑满出狱,由日警押送上船遣归,并谓不准再踏上日本国土,时约1941年6月。对瘦铁之昂然不屈,人多称之。友人赠诗,中有“当年投狱甘无悔,自有干生国士知”之句。返国后不废笔墨,卜居於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在日伪统治下,生活极清苦,常以山芋充食,故名其室为“芋香宦”。抗战胜利后,迁居外白渡桥畔之黄浦路,画室面对黄浦江与吴淞江会合处,因言其室曰“翦淞楼”,亦名“临江观日楼”。一度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0年取道香港返沪,经港时曾作小住。是年,上海新中国画研究会成立,为该会会员。1956年上海筹建中国画院,受聘为画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以迄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