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482 (海上画派 来楚生 3书法 )
2016-07-20 10:58:07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号然犀。别号很多,有负翁、一技、木人、非叶、楚凫、怀旦等,晚处易字初生,亦作初升。书斋名有然犀室、安处楼。浙江萧山人。诞生於武昌。
少时归里读小学,受环境熏陶,已嗜书画文学,於杭州宗文中学毕业後,继母欲使进北京大学习法律,因祖父逝世耽搁不果,改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国画,得偿所愿。时潘天寿先生任教其间,先生深致倾慕,书画均受其影响。美专毕业後居杭州,潘公亦移杭州执教,由是过从请教益密。抗战爆发,挈家迁沪,以书画篆刻鬻艺自给。後改任教职,以维家计。尝与同道组织东南书画社,定期雅集,切磋艺事。
来楚生1921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毕业后曾在杭州与潘天寿、姜丹书、唐云等人组织莼社从事书画活动。1937年移居上海,组织东南书画社,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师。1946年在上海“中国画苑”举行个展。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调上海文史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任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常务理事 。
其书法拙中寓巧,尤其草书和隶书最为人称道,糅合六朝碑版、造像、汉木简等多种因素于行草、隶体之中,楷体又受其师潘天寿影响,既不失朴拙浑厚之风,更有圆润流畅之致,洵为一代大家。
来楚生先生在书法艺术上是一位多能高手。就书体而言,正、草、篆、隶皆工,尤以草、隶冠绝一时。来先生的行书,取法黄道周,然后旁通曲引,泛滥诸家,终成自家面目。结体跌宕欹侧,时出新致,字之大小长短,疏密斜正,极富姿态。用笔则深厚雄奇,锐利方折,精神外映,风采焕发,颇具阳刚之美。其隶书也是个性鲜明、风貌独具。尤得力于汉碑、木简和金农。结体雄健骀荡,纵逸率真,用笔奔放而具藏锋之妙,字形错落生动而无浮滑之感。他的波磔、轻重、长短,富于变化。撇的收笔常重顿而迅翻,捷而有力,有高度的技巧和特色。
少时归里读小学,受环境熏陶,已嗜书画文学,於杭州宗文中学毕业後,继母欲使进北京大学习法律,因祖父逝世耽搁不果,改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国画,得偿所愿。时潘天寿先生任教其间,先生深致倾慕,书画均受其影响。美专毕业後居杭州,潘公亦移杭州执教,由是过从请教益密。抗战爆发,挈家迁沪,以书画篆刻鬻艺自给。後改任教职,以维家计。尝与同道组织东南书画社,定期雅集,切磋艺事。
来楚生1921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毕业后曾在杭州与潘天寿、姜丹书、唐云等人组织莼社从事书画活动。1937年移居上海,组织东南书画社,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师。1946年在上海“中国画苑”举行个展。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调上海文史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任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常务理事 。
其书法拙中寓巧,尤其草书和隶书最为人称道,糅合六朝碑版、造像、汉木简等多种因素于行草、隶体之中,楷体又受其师潘天寿影响,既不失朴拙浑厚之风,更有圆润流畅之致,洵为一代大家。
来楚生先生在书法艺术上是一位多能高手。就书体而言,正、草、篆、隶皆工,尤以草、隶冠绝一时。来先生的行书,取法黄道周,然后旁通曲引,泛滥诸家,终成自家面目。结体跌宕欹侧,时出新致,字之大小长短,疏密斜正,极富姿态。用笔则深厚雄奇,锐利方折,精神外映,风采焕发,颇具阳刚之美。其隶书也是个性鲜明、风貌独具。尤得力于汉碑、木简和金农。结体雄健骀荡,纵逸率真,用笔奔放而具藏锋之妙,字形错落生动而无浮滑之感。他的波磔、轻重、长短,富于变化。撇的收笔常重顿而迅翻,捷而有力,有高度的技巧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