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10 (岭南画派 高奇峰 7 )
2017-03-13 09:49:36
高奇峰 (1888-1933),名嵡,高剑父胞弟,日本留学,同盟会员,与高剑父、陈树人合称“二高一陈”,被称“岭南画派”,(因广东地处五岭之南,故名)广东番禹人,现代画家。擅水墨。广东番禺(今广州)人。为岭南派创始之人之一。出版有《三高遗作合集》等。擅画花鸟走兽,亦能山水、人物,用笔能粗能细,能工能写。其工者用笔细致入微,写者则水墨淋漓,笔力豪放。尤擅画雄狮猛禽。
幼年多斋,因家境贫寒,曾寄食于他人之家为小役,至其兄高剑父振兴家道方挈之归。17岁时,随兄赴日本留学,21岁学成归粤,作品初露于社会。民国初年由广东省政府资助,与兄剑父同至上海创办《真相画报》及审美书馆。后剑父随孙中山奔走国事,审美书馆馆务由奇峰担任。1918年受广东工业学校之聘任职于该校美术制版科,同时自设美学馆于广州,开馆课徒。后因染肺疾,迁居珠江之滨天风楼,杜门作画以自娱。1931年比利时百年独立大典,举行万国博览会,其中国际艺术展览大会上高奇峰得了最优等奖,以个人分数而言,则更高冠世界各国画家。当时各国博物馆,争相购藏其杰作,享誉国际,一时无两。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德国于柏林举办中德美术展,期前,中央政府任命高奇峰为赴德国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会专使,邀请其出国前先行筹备会议于上海,便由广州乘轮船北上。在船上,乘客们得知他这位艺术大家在座,便请展示所作,谁知他旧病复发,不幸晕跌在地,后于11月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仅45岁。在他的遗言中,以天风楼永作奇峰画院,所有作品分赠世界各国博物院。民国二十五年,奉国府令葬于金陵栖霞山,国府主席林子超先生亲自题其墓碑曰:“画圣高奇峰先生之墓”。生平事迹,宣付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