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27 (岭南画派 赵少昂 9 )

2017-04-06 16:26:50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赵少昂(1905~1998)字叔仪,男,汉族,原籍广东番禺。1905年3月6日生于广东广州。1998年逝世于香港,终年93岁。年幼家贫,以做工谋生。业余自学绘画。1921年入高奇峰办的美学馆学画,1925年在广州创办岭南制版所,从事广告设计、印刷制版。1930年设岭南艺苑,教授绘画。1937年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主任。1948年任广州大学美术科教授,并移居香港。赵少昂擅花鸟、走兽,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主张革新中国画。他的画能融汇古今,并汲取外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注重师法造化。作品笔墨简练、生动,形神兼备,深受人们的欢迎,在欧亚美及大洋洲等地举办画展数十次。出版有《少昂近作集》、《少昂画集》、《赵少昂画集》,著有《实用绘画学》。著名收藏家赵泰来为其入室弟子。

    其作品继承和发扬“岭南画派”革新中国画的主张和“融汇古今,折衷中外”的艺术宗旨,早期画风着重于写生的真实感,勾线、着色甚为洒脱工致;晚年则“老而愈妙”,由博返约,强调神韵而能于奔放、粗狂之中见其精细之处;题材以岭南风物与风俗人情为多,注重对物象的仔细观察和对大自然生机活力的把握,在概括而又准确地刻划对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书法用笔的表现力,笔墨奇肆,布局通灵,寄妙理于豪放,寓新奇于平淡,雄秀双至,意趣动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海内外,成为当代“岭南画派”的杰出代表。

赵少昂花鸟画的风格以及他绘画艺术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关系,致力从画家的生平、艺术风格、美术教育等方式揭示在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变革及发展。 赵少昂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师从高奇峰,通过刻苦锻炼,扎根香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传播“岭南画派”绘画的新风尚之余,通过自己天份与努力,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再把足履世界各地而获得的艺术感受,引入自己的创作空间,为“岭南画派”注入新内容,对日前中国绘画的走向有启发作用。 本文力图通过比较,论证赵少昂从中国传统崇尚六法、写意的审美旨趣出发,融合西方美学因素的中国画作为一种不同的、现代化的艺术.表现他艺术思想领域中“中西融合”的观念,提倡师法自然,重视写生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气息。 赵少昂立志把中国艺术在世界的大艺坛上发扬光大,所以海外弟子众多,桃李满天下,本文收集了一些他在世界各地的学生、弟子的有关资料,藉此展现二十世纪下半叶 “岭南画派”绘画在香港、台湾、美加及其他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的传播和影响。赵少昂的艺术,对岭南画派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也必将在后人发展岭南画派的艺术实践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