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32 (岭南画派 关山月 2 )

2017-04-11 16:33:55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关山月(1912.10.25--2000.07.03),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国画大师关山月与画家汤立交流关山月先生是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关山月先生禀承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并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他的创作实践,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之中。

他致力于传统技法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坚持深入生活进行写生创作,在永无止境的艺术道路上苦苦追求,奋斗不息,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他所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是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艺术技巧完美结合的典范。

1 梅香 立轴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2 墨梅 镜心

3 白梅图 立轴 水墨纸本 庚申(1980年)作

  款识:篆籀纵横成铁干,圈圈点点是花姿。庚申盛暑,挥汗写此,奉昌干道兄法家粲政,漠阳关山月作于流花湖之滨。

  关山月被誉为现代“画梅第一人”,所画梅花被称为“关梅”。这幅《白梅图》是关山月1980年的作品。关山月笔下的墨梅,一反传统文人画的清冷孤寂、清疏淡雅。他以昂扬的气概为基调,以张扬的笔法为铺陈。关山月以篆书笔意写枝干,以双勾法画梅花,以没骨法点蓓蕾,梅花的枝干如铁,苍劲有力;繁花簇拥,气韵生动。迎风傲霜梅花的形象雄浑厚重,在凝重老辣中又见秀丽清雅。正如关山月本人所言:他画梅花,标榜的是梅花的浩然清气,表现的是乾坤的正气。关山月的墨梅图,既形象地表现出迎风傲雪的梅花的风骨,又超越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笔墨情趣,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新时代精神与艺术审美趣味。关山月的梅花图,情景交融,意境开阔;笔墨雄健恣肆、酣畅淋漓,是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个人艺术技巧有机结合的典范,既是对传统中国画的拓展,也是岭南画派所主张的“笔墨当随时代”的体现。

4 红梅飘香 镜框 设色纸本

5 红梅积雪图 立轴

6 朱笔红梅 立轴 设色纸本

  关老性喜梅花,一生视作知己。纵观生平艺术,画笔为梅花写照最多,而成就亦最高。此幅以朱砂写成,全以篆籀笔法入画,老枝交错,气势如虹,更以恣肆洒脱之笔圈点花瓣,逸笔草草,全局大开大合,朴茂浑厚之气纵横流淌。题款作八十年代第一春,蕴涵美好寄托。

7 双清 镜框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8 板桥诗意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81年作

9 梅花 镜心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释文:向平同志属正,辛酉(1981年),漠阳关山月。印鉴:关山月

  本幅作品构图有奇险,笔力雄健,枝干粗壮,仿佛以臂运腕,运用了全身的力量。而白花用墨线圈钩,朱砂钩勒红花,同一株梅,混用墨、色钩花的结果,值得玩味,表现出了一种“铁骨傲冰雪,幽香透国魂”的精神,那种壮美和古逸之气,昂扬豪迈,沁人心脾,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

10 清香沁大千 立轴 纸本 1985年作

11 大地回春 立轴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12 红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992年作

13 双色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989年作

  释文:一九八九年初夏,漠阳关山月。印鉴:关山月印、八十年代、山月画梅

  关山月父亲喜梅,他自童年起也与梅花结缘,喜欢梅花的傲骨高洁,称梅为“梅师”、“梅友”,而梅花也成为关山月笔下最常见的题材。是幅《双色梅》画两色梅花,白梅从画面左下方虬曲弯转而上,红梅从左上方斜逸而下与红梅相接,交相呼应,更显梅花高洁清气。梅干则虬曲盘错,鳞皴斑驳,颇有恢弘气势。

14 一笑暖千家 镜心 设色纸本 1989年作

15 红梅报喜 镜片 设色纸本 1990年作

16 三友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88年作

17 三友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93年作

  款识:三友图,题才古老画迎春,继往开来源最真,形式内容求统一,岁寒三友笑翻新,一九九三年五月于温泉别墅汉阳关山月并题。印鉴:汉阳、关山月印、学到老来知不足

作为“岭南画派”的传人,关山月的确是出类拔萃的一位。他擅画山水、花鸟,画梅更堪称一绝。他画的梅,无论是墨梅还是红梅,都表现出“铁骨傲冰雪,幽香透国魂”的精神。这件巨幅《三友图》,以传统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为题材,画面有一种大气升旋,不可遏制的雄放之气。境界恢宏,驰魂夺魄。松则盘曲若龙,桀骜不凋;梅则枝干如铁,繁花似火;竹则姿态婆娑,洒脱清丽。构图以梅为主体,虽满纸狼籍,细审则枝干的穿插避让,浓淡轻重,前后远近安排恰到好处,用笔或浓墨泼洒,或轻钩细点,灵活多变,一代大家的风姿神采跃然于纸面,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倾力之作。

18 一笑暖千家 镜心 设色纸本 1994年作

19 喜鹊红梅 镜片

20 梅花香自苦寒来 镜心 纸本 1982年作

21 喜鹊红梅 镜片 1984年作

22 一笑暖千家 镜片 1998年作

23 山水 镜框 1939年作

24 关山行旅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25 寒山哨兵 立轴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款识:山月二八年岁阑于古澳梦雨禅院 画奉仲文先生政之山月补识 印鉴:山月(朱文)易江(白文)关山月(朱文)

  关山月(1912-2000),原名泽霈,广东阳江人。幼从父习画,二十三岁时入《春睡画院》,从师高剑父,深得高氏倚重。解放后,曾任广州美院副院长、广州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关山月,与傅抱石、李可染、钱松岩等,是解放后新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尤以与傅抱石合作的人民大会堂的布置画《江山如此多娇》,最为出色,影响了一、二大的后继画家。抗战期间关山月在港澳等等处办抗战画展,旨在鼓舞国民士气,此即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所作。茫茫雪国,寒荒萧瑟,层林尽白,山野里银,哨兵荷枪肃立,虽然画面仅为一人,而战时气氛已现。以少许胜多多,意在不尽之中。此时关山月年仅二十八岁,落笔立意皆不同凡响,已见大家端倪,堪称早期佳作。

26 溪林隐逸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27 山居图 镜心

28 秋林暮归 立轴设色纸本

  释文:国梁先生方家雅属即正,岭南关山月。印鉴:关山月

  秋林暮归为关山月早期作品。关山月1935年入春眠画院从高剑父习画,岭南画派重视反映现实,亲近生活,师法自然的传统给关山月很大的影响,秋林暮归便是对现实生活中所见之景的描写。画面分三段,远景山峰巍峨峭拔,山顶树木稀疏,山体以淡赭着色,笔力疏简潇洒;近景树木夹径,枝柯交错环成拱形,树下的蜿蜒小路,一直通向中景的村屋,把近景与中景穿联在一起,小路上三两行人从容而行,整幅画面勾画出一派平静安然的山村图象。

29 杨柳岸晓风残月 立轴 1941年作

30 山水 立轴 1946年作

31 夕阳泛舟 立轴

32 山水 立轴 1946年作

33 山水 立轴 1944年作

34 阳朔碧莲峰 1941年作

35 长城月色 立轴设色纸本 1943年作

36 祁连雪 立轴 1943年作

37 雪城双骏 立轴 设色纸本

38 关山月绘画作品欣赏

39 苗区墟集 立轴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40 敦煌壁画 镜框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41 仿敦煌魏画 镜框设色纸本

42 人在旅途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43 纺织女 镜片 设色纸本

44 番女舞踊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番女舞踊》是关山月一幅难得的早年人物画作。是作得稿于1943年,其时关山月正偕妻子与赵望云等人壮游西北,穿河西走廊、翻祁连山脉,至敦煌临摹壁画,此画应为行至甘肃皋兰时,以写生为本进行的再创作。画面描绘一对相对而舞的裕固族女性,人物以线条表现为主,几块主要的色彩鲜明而单纯,更添人物之朴实感,而服饰上的花纹搭配,使画面富于变化。画上所钤“关山无恙月缺重圆”闲章,刻于1941年关山月与妻子因战乱分离后重聚之时,二人畅游西北时期的画作常见此印。裕固族是肃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现今人口仅万余人,但其民歌、舞蹈和服饰独具特色,画中女性戴喇叭形红缨帽,束红色腰带,足登长靴,均具有裕固族传统服饰的典型特征。

45 柳岸晴烟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46 山水 立轴 1943年作

47 山 水 立轴 1943年作

48 山 水 镜心设色纸本 1944年作

49 嘉陵码头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50 锦江春晓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