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36 (岭南画派 关山月 6画梅)

2017-04-15 15:17:33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关山月 ,原名关泽霈,1912年农历9月16日出生于广东阳江县(今广东阳江市)那蓬乡果园村。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刻苦自学绘画。后得到岭南画派主要创始人高剑父先生的赏识,招其免费进入春睡画院,成为高氏入室弟子,并为其改名关山月。

1939年关山月以《渔民之劫》等作品参加了在苏联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同年秋至1940年春,他首次于澳门、香港及湛江举办个人画展,之后他自广东出发,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区,深入生活,收集素材,边写生,边创作,并沿途举办个人画展,以卖画维持生活和筹措资金,他在敦煌石窟临摹过壁画,研习传统艺术。此次旅行写生,为他后来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1946年,被聘为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中国画科主任。

关山月喜欢花梅花,并以画梅著称,其作多为巨幅作品,气势磅礴,构图险而气势雄,与传统画梅不同。他画的梅花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所画的《梅花》别有韵味,自古以来也有不少喜欢画梅花的,但是有的却很难掌握到画梅花的精髓,而关山月画的梅花却深受人们的喜爱,画梅花看似简单,实则难矣。它与写书法有同工之妙,没有一定的功夫是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的。古人画梅花有成就者都是很有造诣的画家或学者。他们集一生之力体会梅花精神,表现梅花气概,正如元代王冕所说:“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把人的品格物化了。

关山月也是把品格物化了的人。《国香赞》则是他的另一幅大作,在672×300厘米的画面上,巨画的确不易,很难把握。没有雄韬伟略之才难于经营。关山月善于谋篇构图。老梅横斜,枝干粗壮,墨色浓淡相宜,厚重润泽,梅枝铮铮铁骨,坚韧无比。错落有致,避让得当,红梅与黄梅交相辉映。两边的高山流水更衬托出一种宏阔的大气势,能激励、鼓动人。题款行草书“铁骨傲冰雪幽香透国魂”。他认为“画梅须同梅性情,写梅须具梅骨气”。在画梅时完全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梅花之中。关山月不论画巨幅还是画小品、不论为国家还是为朋友作画,都非常认真,二三十年来创作梅花无数,为人们认可和称道。

1963年所作的《报春图》,用倒挂的梅枝与冰峰雪岳形成视觉冲突,结果在文革中受到批判,被认为“攻击社会主义倒霉(梅)”。七十年代复出后,关山月为了不受批判,作品中的梅枝全部向上,以达政治正确的目的,直到八十年代后才重新开始艺术探索,达到新的高峰。对此关山月曾在1987年作的《天香赞》题跋中题诗:“画梅不怕倒霉灾,又遇龙年喜气来;意写龙梅腾老干,梅花莫问为谁开。”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