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58 (岭南画派 黎雄才 17 )
黎雄才(1910~2001),广东省肇庆人,祖籍广东省高要。当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 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于01年荣膺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金彩奖”,成为国画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三十年代初作品《潇湘夜雨》荣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寒江夜泊》、《珠江帆影》入选芝加哥“当前进步博览会”和德国柏林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会”。其 中《珠江帆影》为德国博物馆收藏。1954年创作的《武汉防汛图卷》被美术评论界誉为“抗洪史诗”,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举办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多种专 业报刊上发表。
自古以来,书法绘画便是我国表演艺术领域所崇尚的为艺境界,也是表演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修养。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一直从事新国画的创作和美术教育活动,为当代中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黎雄才在山水画的创作上,以写生为主,因此他笔下的景色,给人一种很“实在”的感觉。黎雄才着意以笔墨书写来表达他所见的景物,作品具有浓郁的“挥写”之趣。黎雄才在山水一门上的努力,成就了他的“黎家山水”。
黎雄才以山水画见长,早年受高剑父影响,后融汇古今,自成一格,尤以焦墨、渴笔写生独胜,风格老辣、雄劲。黎雄才的山水画饮誉海内外,独树一帜,荡气回 肠,品位高雅,情趣盎然,用笔、用墨更让画坛同仁赞不绝口,每幅作品气势宏大,用笔飘逸,焦墨的运用栩栩如生。
在2011年杭州春季交易会上,黎雄才一幅《黄山奇景蓬莱三岛》,成交价630余万元,平均每平方尺价格达到80万元,一举突破了黎雄才的作品纪录。 在2013年北京“近现代书画及文人信札”专场上,黎雄才创作于1984年的《长青不老松》以8000万落槌,超过估价10倍,创下画家本人单件作品的最 高纪录。
黎雄才的画作因其意境深邃、自具风格,一直在书画收藏市场和大型交易会大受追捧。黎雄才作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素有南方“李可染”之称,其作品交易出天价背后是有相当的价值基础的。
他成功的揉合了厚得的青绿和粗笔深墨,在墨稿的基础上,再敷上石青和石绿,颜色都是混合的,他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幽光,因而弥漫 着氤氲的气象。画作既是对大自然的讴歌,也显示了画家技艺的娴熟;虽然画中的鸟儿只是景物的小小点缀,但那动态神情却跃然纸上,充满生活气息,成为点睛之 笔。
画面上雄伟的气势,源于画家对真山真水的饱满激情;他笔下的山石树木,使人体味到大自然的社会性和时代感,是画家对祖国壮丽山川的放声高歌!汉语词汇中“江山”、“河山”的含义,不只是字面上代表的意思,而是涵盖更广大、更崇高的内容。
山无定形,也无定色,正侧远近,变化无穷,而且写生时要缩小数百乃至数千数万倍,难掌握。既有笔墨,又有渲染,同时又表现了景色的远近和空气层。其挥写之青山绿水,气势清旷绝俗,千峰竞秀,烟云氤氲,瞩目咫尺,意在千里。而他在山水画中之松,饮誉中外。
从艺术内涵上看,黎先生毕生坚持写生原则,把传统的笔墨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结合起来,摆脱了旧式中国山水画模式的束缚,坚持画现实生活的真山真水,表达真实情怀,这一创作取向,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气息,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中国画的绘画语言。
他的山水画是意境深邃的纯艺术珍品。他创造的艺术高峰,令世人瞩目。他对中国画,尤其对中国山水画的探索和实践是前无古人的。黎雄才的努力,使山水画不再停留在表达社会背景的层面,而是在艺术上的推陈出新。
黎雄才着意以笔墨书写来表达他所见的景物,作品意境清华,形象美、色彩美见胜,具有浓郁的“挥写”之趣。 黎雄才在山水一门上的努力,成就了他的“黎家山水”。他就像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永远伫立在人们心中。学者认为黎雄才先生的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谓 价值连城,是可遇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