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84 (京津画派 金城 10 )

2017-06-03 10:12:02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金城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天性喜爱绘画,山水花鸟皆能,兼工篆隶镌刻,旁及古文辞。因没有老师传教,就在家里临摹家藏古代名人画迹,到后来所临字画几可乱真。 
  金城早年在英国伦敦铿司大学攻读法律,曾道经美国、法国,考察法制兼及美术。回国后初任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廨襄谳委员,后被聘为编订法制馆、协修奏补大理院刑科推事、监造法庭工程处会办。 
 中华民国成立后,任众议院议员、国务秘书、参与筹备古物陈列所,倡议将故宫内库及承德行宫所藏金石、书画于武英殿陈列展览,供广大群众和画家们研究学习。 
  由于金城对于传统绘画的爱好,展览期间,日携笔研坐,刻苦钻研,并不断地临摹古代佳作珍品。金城初学戴熙的精细笔法,后接近陆廉夫画风。他的山水、花鸟、人物都有古意。 
  1918年,与周肇祥、陈师曾等在北京筹建中国画学研究会,许多有绘画基础的青年聚集在画学研究会,由金城讲授古代绘画之成就,他竭力提倡保存国粹,临摹画稿,一笔不苟。金城的作品大都仿古、师古,在古人的意境中徘徊。晚年有些写生之作,比之前期的临摹作品,显得富有生气。 
   金城是一位颇有革新思想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8岁以前,他的创作以古人为师,临摹为主,大量临习了宗元、吴恽、四王等人的精品之作,为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9岁-45岁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仍然以临摹古人为主,兼有创作。46岁以后,金城先生进入了他的创作艺术的高峰时期,作品数量大增。
  金城是中国画家中较早接触西画者。他留学的世纪初,正是法国印象派影响欧洲艺术的盛期,这对西方艺术怀有浓厚兴趣的金城产生了影响。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