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717 (京津画派 蒋兆和5 )

2017-07-07 10:40:07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2007年4月23日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的揭牌仪式。

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的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饰的画笔表现了20世纪中国人民命运的变化,开启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新风。他创立了中国画造型基础课和水墨人物画教学体系,直接培养或影响了一大批卓有成绩的人物画家,被称为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他的作品不仅充实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瞩目,成为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

为纪念蒋兆和诞辰九十周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精美画册《蒋兆和作品全集》(上、下二卷)。集中展现了他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代表作品,较全面地记录了蒋兆和独具特色的艺术成就。

蒋兆和于1941年在《蒋兆和画册》自序中写道:“……借此一支秃笔描写我心中一点感慨……”1946年在《后流民图作者自序于胜利之日》中写道:“……秃管一支,为我难胞描其境象……”1974年在自画像上题道:“流水似箭、珍惜寸阴,紧握秃笔,为民写真。”他屡次以“秃笔”比喻自己的艺术,并非偶然,此中的寓意是深刻的。

我以为,首先含有自谦之意。其次,他的为人生而艺术的道路,惨澹艰辛,其中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不可言喻。其三,最为重要的一点,我以为庄子所说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他的艺术,其目的在于人生,艺术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对于现实主义艺术来说,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无法之法,不择手段。这是技艺发挥到极致的一种表现。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