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778 (京津画派 陈少梅 13 )
1930年,陈少梅二十一岁时,作品就参加了比利时国际博览会,并获美术银版奖。此时,陈家家境日衰,他不得不以卖画为主。
1931年始,他由北京转赴天津,主持湖社画会天津分会,从事绘画创作,兼事授徒,并于京、津、沪举办画展,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一位早熟的画家。启功先生说:“我比少梅先生虽仅小两岁,但学画时望先生的作品,已如前辈名家,可见他成就之早。”据吴云心先生回忆,“日军侵占天津时,陈少梅居达文里,志画为主,不求闻达。”当时的老画家赵松声在天津画坛很有声誉,为同道所尊重。赵画黄鹤山樵一派,造诣很深,与陈少梅所宗不同,而对陈却推崇备至,欣然自居陈下。陈则谦虚坦率,从不自炫其能,一无傲气,更无俗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积极努力于新美术事业,焕发了新的创作激情。
逝世
一九五三年底,他由天津回到北京,不幸于次年九月因患脑溢血病逝,惜享年仅四十五岁。
陈少梅短暂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本世纪上半叶。新文化运动的思潮虽然对中国画坛也发起过冲击,出现了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潘天寿、傅抱石等一批从不同角度进行革新的艺术家,但大部分中国画家特别是山水画家还在继续沿着“四王”的路子蹒跚,显然已远远背离了师造化的优良传统,舍本求末,如无源之水,没办法失去了自己的生机。年轻的陈少梅部分地看出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困境,他感到必须找到一条新途,才能挽救中国画的颓势。当然,由于艺术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局限,他没有找到最根本的艺术源泉,也没有能够从西洋画艺术中汲取可借鉴之处。但他从被贬斥的所谓“北宗”的艺术中,发现了特异的艺术语言,找到了与自己相近的艺术个性,并希图从这里找到一个突破口。于是,他首先从郭熙,然后从马远、夏圭,一起到仇黄、唐寅、吴伟等人的绘画入手,仿佛在混沌中找到了一线光明,在当时,就这一点来讲也是颇为不易的
1 陈少梅 仕女 扇面
2 陈少梅 仕女 扇面
3 陈少梅 戊寅(1938年)作 二乔赏画图 扇面
4 陈少梅 扇面人物
5 陈少梅 扇面人物
6 陈少梅 人物仕女
7 陈少梅 1945年作 执扇仕女 扇片 纸本
款识:乙酉六月,少梅陈云彰。
印鉴:云彰(白)陈王(朱)
8 陈少梅 松下休憩 镜心 设色纸本
9 陈少梅 乙酉(1945年)作 南海大仕 扇面 纸本
10 陈少梅 甲申年(1944年)作 高士
11 陈少梅 1939年作 芭蕉仕女
12 陈少梅 1940年作 松寿图 成扇
13 陈少梅 幽林清话图 成扇 设色纸本
14 陈少梅 仕女
15 陈少梅 人物 团扇
16 陈少梅 观瀑图
17 陈少梅 观瀑图
18 陈少梅 人物 立轴 纸
19 陈少梅 人物
20 陈少梅画作
21 陈少梅画作
22 陈少梅 人物
23 陈少梅 人物
24 陈少梅 人物
25 陈少梅 仕女 立轴 纸本
26 陈少梅 人物
27 陈少梅画作
28 陈少梅 梁孟相庄 立轴 设色纸本
29 陈少梅 人物
30 陈少梅 人物
31 陈少梅 人物
32 陈少梅 人物
33 陈少梅画作
34 陈少梅绘画作品欣赏
35 陈少梅画作